返回

第48章 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 (1/2)

贾张氏意外成了工人,

也没法在帮着做午饭,

第二天的午饭,苏诚吃的白面大馒头,

虽简单,但管饱。

傍晚下班,

苏诚和秦淮茹一起去了菜市场买菜。

贾张氏和许姐也一起去的,

只有一大妈自个回家了。

这附近的菜市场,

苏诚也是第一次来,

还以为很近,

走了十几分钟,至少三里路了,还没到,苏诚找贾张氏一打听,

好嘛,走了才一半。

苏诚不想来第二次了,

来回近一个小时,这时间全耽误在路上了,回家躺平多惬意。

苏诚琢磨着,以后,让贾张氏帮着捎点菜就行了。

等到了菜市场,

苏诚看到贾张氏是如何买菜的,立即拉着秦淮茹躲远了,装不认识,同时,也更放心让贾张氏帮着买菜了。

贾张氏的没脸没皮,用来买菜,那绝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天气有些热,又没有冰箱,菜容易坏,也没买太多,够一顿吃的就行了。

买好菜,回到四合院,已经是一个半小时后,接近七点了。

路过前院,

阎埠贵和三大妈正带着仨孩子在院里乘凉。

贾张氏和许姐在院里人缘不好,

三大妈看到了,没搭理,只和苏诚说话,

“苏诚呀,你住后院,和老刘家关系怎么样?”

“一般……”

无缘无故这么问,是有情况。

苏诚打听,“是有什么事吗?”

三大妈还没开口,阎埠贵接过了话,感慨道:

“就今年,咱这院的风水,那真是没说的。

“昨个,咱院里四个女同志,考到轧钢厂当了工人。

“附近几个胡同,都轰动了。

“今天下午,传来消息,刘海中家的大小子刘光齐,考上中专了。

“明天,咱南锣鼓巷95号院,又得出大名。

“建国以来,刘光齐是附近几个胡同的第一个中专生……”

刘光齐,中专……

苏诚有些惊讶,这刘光齐挺厉害呀。

中专不是国内独有,是仿照了老大哥成功的经验,为各行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员,成立的各种工科院校。

这些院校,隶属于中枢各个部委,似机电部,冶金部,煤炭部,铁道部,电力部,纺织部等等。

中专生学期三年,毕业后,分配到这些部委的直属工厂。

待遇方面,和大学生一样,上学不收任何学费,还提供生活补贴,衣食住行全包着。

工作分配,也和大学生一样,实习期一年,实习期结束,担任技术员,或者科员干事,优先提干部。

考上了中专,也等于鲤鱼跳龙门,一步登天了。

正因为中专生的待遇如此之好,

这个时期的中考,非常卷,也和现代都市不一样,

在现代,初中分流,成绩不好的没法读高中,只能去读中专,早早接触社会,打螺丝。

学习好的尖子生,在象牙塔里,继续享受悠闲惬意的生活。

此时的初中考试,却完全不一样。

只有学习最好的那一撮,才有机会读中专。

那考的不好的,只能含泪辍学,或者读高中考大学,曲线追赶这差距。

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七年过后,毕业才实习。

当初那批中专生,已然各个是干部,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刘光齐能超越同期,成为最顶尖的那一撮,多少沾点学霸属性。

没想到禽满四合院,还藏着一个大才。

苏诚正惊讶这个消息,

三大妈接过了话,“老阎,你净说一些无用的。

“出名那也是刘家,和咱院里,可没关系……”

三大妈抱怨了一句,又吐槽道:

“你是没看到二大妈那模样,臉都要仰上天了。

“附近几个胡同也转悠遍了。

“生怕别人不知道家里出了一个状元……”

听着这话,

阎埠贵心里老不得劲了,

院里三个管事大爷,一大妈考上工人,易中海家是双职工了,

现在刘海中家又出了一个状元,都是大好事,以后越过越好。

只有他家,落后一步,步步落后。

等年底老幺出生,本不富裕的家庭,多一张口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48章 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