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陈年往事 (1/2)

这舅妈也是苦命人,家里看重三个哥哥,对她就是散养一样,也没正经名字,就叫秦二丫,十来岁就给卖给老家一个老鳏夫,刚成亲没多久男人就被抓了壮丁,也没留个一男半女的就死在战场上,没男人撑腰,婆家又骂她克夫,在那年代也没办法,只能受着了。

好不容易熬到伺候婆家老人走了以后就自己过着,一直到解放后,这时候村干部为了响应国家提倡的寡妇改嫁,正好这时候有认识姜大民的,一个鳏夫,一个寡妇,况且姜大民虽然年纪大点,但条件还不错,俩人就这么好上了。

没多久这秦二丫就大了肚子,姜博回来探亲就看到这个场景,也很快适应了这个后妈,姜博小时候在尚云家里读过几年书,有点文化,还给出主意说给后妈起个大名,叫淑芬。

舅妈感激姜博,就给他说了一门老家乡下的姑娘,就是秦淮茹。

那会城市户口可没58年户籍改革以后那么吃香,那时刚建国,农村土地还是属农民自己的,每人都能分到地,自己不种,给家里人种也是好得很,这也是后来贾张氏和秦淮茹到城里这么久还是农村户口的原因。

得到55年城市户口按人给定量以后加强户籍管理,他们俩农村户口想改成城里的都改不了了,58年户籍改革,新生儿户籍随母亲,这才真正的拉开城市、农村户口的差异。

话归原题,这秦淑芬把秦淮茹介绍给姜博,俩人相亲后都很满意,就同意了,不过那会秦淮茹还没到法定结婚年级,就先处着,然后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姜博就上了战场,走之前还跟秦淮茹说打完仗就回来娶她。

不能随便立flay啊,尚云暗道,问着姜大民:“那怎么她又嫁到贾家了?”秦淮茹老家知道她有对象,就等着结婚呢,还是人民解放军,谁会这么不怕死给秦淮茹介绍新对象?

“哎,这都怪我啊。”姜大民恨恨的拍着自己的腿:“51年我受伤以后,工作让你舅妈顶替了,不过媛媛还小,我又是个废的,你舅妈天天上着班还得跑回来伺候我,后面我们一合计就想着让秦淮茹到城里来照顾一下,结果...”

姜大民说到这里更是气急,“结果不到半年,就听外面传的,什么黄花大闺女,还没成家就跑来伺候公爹什么的,又说小博死在前线了,我拿信出来他们都不信,非说是假的,是骗秦淮茹伺候我的伎俩。”

花边新闻嘛,那些碎嘴的老太太最喜欢这调调了,“不过无缘无故怎么会传出这样的事情呢。”尚云好奇的问着。

“不知道,这秦淮茹帮着伺候了我小半年,突然一天就传出这样的风言风语,没多久,她就说名声为重。”

姜大民摇摇头表示不知,“后面没俩月就跟贾家的好上了,我估摸着跟他们家有关系。”猜测的说着:“你舅妈到是打听到一点,说是秦淮茹家收了20块钱彩礼,估计这就是老找我家麻烦的原因吧。”

这时候结婚彩礼也就三、五块钱,看重的给个十块钱了不得了,贾张氏跟秦淮茹第一次斗法看来以失败告终了,就是把多给彩礼的仇放在姜大民家了。

这时厂里下班的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的回来了,这会的工人的社会地位极高,是无产阶级,穿着劳保装的男男女女,带着自信的笑容,看起来神采奕奕。

“哟,这怎么了,贾嫂,你婆婆这是拜年呢?”拎着一饭盒,晃晃朗朗一进门,何雨柱就看着贾张氏跪在姜家大门前,“这时间也不对啊,还有好几个月才过年呢。”

这时候围观人群中的何雨水走出来,拉着哥哥到一边小声解释事情的经过。建国后,何大清成份有问题,怕被清算,就趁机跟寡妇跑了,剩下俩孩子相依为命,兄妹俩感情现在还是很好的。

“姑啊,你快劝劝你家的亲戚,我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啊。”秦淮茹却没有搭理何雨柱,连忙拉住他身后不远的一个妇女,抹着眼泪说道。

“秦淮茹,你别叫我姑,我可没你这门亲戚。”这妇女正是尚云的舅妈秦淑芬,说着话,快步走回屋子,看来是担心自己男人和女儿受欺负。

“你就是舅妈吧。”秦淑芬刚一进屋,就看到女儿被一个没见过的人抱着,正在给自己男人倒水,“舅妈,我是尚云,来看看你们。”尚云打着招呼。

“尚云啊,你好你好。”秦淑芬搓搓手,赶紧热情的招呼起来,“尚云,你快坐,等下舅妈给你做好吃的。”又看着抱着尚云脖子的姜媛:“媛媛,你都多大了,怎么要人抱,快让你哥歇歇。”

姜大民放下骨灰盒,朝着秦淑芬喊着:“二丫,你去割二斤肉回来做了,这次尚云回来,把小博也带回家了。”他对自己这个老婆挺满意的,虽然身子骨弱,但是个能吃苦的,自己残了,也从来没嫌弃过。

“哎呀,不是说了以后叫我淑芬么。”秦淑芬对姜大民叫的名字表示不满,她对自己新取的名字很喜欢,“孩子还看着呢。”

几人正在说这话,就听见外面一声大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