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07 陈牧的大饼子夹猪油渣更好吃 (1/2)

晚上五点多。

大院里的住户们都开始做饭吃饭了。

院子里渐渐飘出了香味儿。

这其中,顶数贾东旭家的味儿最香。

一闻就知道,肯定是用五花肉炖的豆角土豆。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少住户都开始把饭桌放到院子里。

在院子里吃饭。

主要是老京的夏天太热了。

在屋子里吃饭是最难受的。

当外面太阳渐渐落山,夜晚的凉风轻轻吹拂时,才能让人感受到一丝丝的凉爽。

所以,这个时候在外面吃饭是最舒服的。

大院的住户们早就形成了习惯。

因此每到晚上吃饭时,院子里就形成了一种奇观。

形形色色的方桌。

有的家庭人多,有的家庭人少。

反正都在外面吃饭,还挺热闹。

关系处的好的,还能去别家要来点吃的。

1955年的时候,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生活物资非常有限。

所以家家吃的都不算太好。

困难一点的,每顿饭也就吃点杂豆饭,啃个窝窝头,自家弄点咸菜疙瘩,或者吃点没啥油水的菜。

钢厂的职工还算好的。

工资最低的是学徒工,那一个月也能发二十多块钱呢。

只可惜,国家在1953的时候颁布了《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

准备全国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划片、定点、凭证供应办法。

而全国第一张粮票就是1955年发行的。

1955年8月25日,国家发布文件。

文件规定,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重体力劳动者每月四十至四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四十四斤。

轻体力劳动者每月二十九至三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五斤。

一旦粮票开始推广执行,以后就算有钱都难买到食物了。

工人每个月都定量了。

到那个时候,更困难。

陈牧熟知这一切。

现在是7月1日,距离那一天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最近,陈牧已经在想办法往家里存粮了。

少存一点。

趁着粮票还没开始发行呢,先屯一波。

上午他就是去买了不少高粱米和小米,还搜刮了两个供销社,把那里为数不多的大米都买到了。

搬了好几趟,结果累的满头大汗。

这才中午在院子里洗了一次头发。

结果就撞见了秦淮茹。

记得当时,前院的三大爷阎埠贵还嘲笑了两句。

说陈牧杞人忧天。

犯不着屯粮。

陈牧都懒得搭理他。

等8月25日那天的吧,看看这些人会不会傻眼。

……

院子里。

大部分人家都出来了。

在院子里摆开了阵势开吃。

贾东旭跟贾张氏也出来了。

放了张小桌。

娘俩吃的是猪肉炖豆角,放了土豆和粉条。

这菜老硬了。

比一大爷易中海家的尖椒炒鸡蛋都硬。

大院里的邻居都挺羡慕。

可惜,没人好意思去蹭吃的。

谁也不可能从贾张氏的嘴里要出来好吃的。

除非她自己给。

因此,易中海就运气不错。

借着当师父的光,贾张氏让儿子给易中海家端了一大碗的豆角。

有没有肉就不知道了。

易中海挺高兴。

笑呵呵的感谢了贾张氏,也夸了贾东旭两句。

随后,大家各吃各的。

院子里很热闹。

时不时就能听到有人恭维贾张氏母子俩几句,说他们的生活条件好,不过年不过节的,还能吃上肉。

说的贾东旭这个得意。

某一刻。

陈牧家的门开了。

就见到他端了一张小方桌,一个小板凳到门口放下。

随后又从屋里拿了几个棒子面的大饼子。

贾东旭正闷头吃呢。

一看到陈牧出来了,再看到他拿了几个大饼子出来,立马端着饭碗凑过来笑道:“陈牧,这棒子面大饼子你还没吃够那?”

陈牧回头瞄了他一眼。

看着他饭碗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007 陈牧的大饼子夹猪油渣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