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雪,比往年来的稍早一些。
这故事儿,就发生在诺大京城的一间四合院里。
在咱京城这会,家家户户都已经暖好了炭盆个个坐在屋内烤着火。
因为下着大雪的原因,厂里难得的放了个假期。
徐永坪夫妻二人聚在炭盆边上,三儿子正窝在炕上看书。
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经工作住在了外头,只有最小的徐贵还在念高中。
三个儿子在这个年代的家庭已经算是生的少了,主要的原因还是得归咎于徐永坪老婆的身体算不上好。
用徐永坪老娘的话说,就是母猪都比她会生,没福气的东西!
好在三个都是儿子,徐永坪老娘对此也稍微宽慰了一些。
不过徐永坪夫妻的想法,还真不想要那么多儿子。
这不生了俩儿子么,他就寻思着再生个女儿添添喜。
结果整半天最后还是个儿子!
徐永坪也很无奈,但生都生下来了,能咋办呢?
养着呗!
这一晃十多年过去,徐贵也已经十五岁了。
随着年纪越大,徐永坪对自己那两个儿子是愈发不满意,唯独这三儿子,可谓是宠溺到了极致。
倒不是因为别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徐贵这孩子打小就聪慧。
三岁看书识字,五岁三字经百家姓倒背如流,七岁便可无压力阅览古文。
这学习天赋,不得不赞叹一句文曲星下凡。
只能说人和人的体制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徐贵也不是真的天才,试问一个二十多岁的心智放在小孩子身上,能不聪明嘛?
一觉睡醒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情满四合院是什么感受?
作为二十一新世纪青年的徐贵说不出来。
在这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大院里,徐贵只感觉这生活是无比的糟糕。
一个三进的院子十几户人家,天天为了点蝇头小利扯皮。
若不是时常都在学堂内,自己又没到成家立业的年纪,徐贵真在这院子里呆不下去。
看书看的有些心烦了,徐贵从炕上起身,对着围着火炉的父母开口道:
“爹,呆的有些闷了,我出去遛一圈。”
徐贵的老娘林晓梅赶忙站起身,从一旁抓上一件衣服便披在徐贵身上。
“多穿点,可别冻去咯!”
“没事的,娘。”
徐贵虽然嘴上如此说着,但也没有拒绝母亲的一番好意。
若是不穿,不免又是一顿唠叨。
父母对他虽是宠溺,但每每听到唠叨,徐贵觉得这比要他考京城里最出名的华清大学还痛苦。
“早点回来,外面天寒别冻去了。”
徐永坪捧着一本书坐在盆前烤着火,看着自家媳妇正给徐贵穿着外套,他开口道了一句。
“我省得的。”
徐贵点了点头,随后便裹着厚厚的棉大衣跨出门槛。
此时,天上飘着大粒大粒的雪花,从四合院那飞檐翘角上滑落而下。
徐贵的目光并未聚焦于这些,他只是看向天空,随后哈了口气,一道浓浓的白雾从他口中喷涌而出。
他很喜欢这种感觉。
四合院分为前院,中院,后院。
三个管事的大爷分别住在前中后。
前院三大爷阎埠贵,中院一大爷易中海,后院则是二大爷刘海中。
徐贵一家人住在后院,就在刘海中的隔壁。
轻车熟路地走向中院,掐着点儿走进一间屋内。
屋内的装饰有些差,但仍能依稀辨别出这是一间少女的闺房。
“小弟,你来啦!”
“嗯。”
徐贵点了点头,看向坐在床榻边上的何雨水。
何雨水是院里何雨柱的妹妹,尚在念高中。
不过她的相貌这块儿,倒是一点没随她父母亦或是长兄,生的那叫一个水灵!
今日,她的头发并未如同往常一般扎成麻花辫,只是随意地将青丝披散在一旁,白如葱段的手指正绕着头发成圈把玩着。
徐贵丝毫不客气地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有些被冻红的小脸蛋凑上炭火前烘烤取暖。
何雨水打量着徐贵,有些忍俊不禁。
她和徐贵打小就认识,徐贵属于是屁颠屁颠跟在人背后喊“雨水姐姐”的那种。
在何雨水刚上初中的时候,便在同学耳中听过自家院子里徐贵的威名。
一年级读完跳到三年级,一年后直接跳读到了六年级。
本以为他会消停点了,在考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