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52 正经人谁会写日记啊? (2/3)

,但刚来这边不到三个月,还是实习干事,没有转正。

所以他的人事关系虽然已经进了轧钢厂,但此时由于还不是厂里正式的干部职工,还不能凭此正式落户京城。

等于说,有当地用人单位要你,跟你能不能在当地落户,这是两码事。

轧钢厂此时就有不少农村户口的临时工,他们跟曹华强的情况也是一样,只有转正之后,才能去办理落户城市的手续,否则就只是轧钢厂自己内部的人事问题,跟城市户口无关。

因此,必须曹华强的实习干事转正,成为正式的干部职工,才能正式办理落户京城的事儿。

也只有曹华强落户京城了,才能再去把乡下的妹妹接过来。

什么?他在京城有房产,为何不能落户?

谁说这时候在京城有房子就能落户的?

更何况,曹华强在四合院的房子,那是没有房契的,只有一个国家经租房的租房凭证,类似租约,这东西可以子女继承,也可以互换更名,但不许私自买卖,而且这东西在此时也不能当做落户的根据。

没错,此时落户城市的方法,要么就跟城市户口的人结婚,要么就在城市正规单位里有正式工作,没有前面两项之一,只在城里有房子是不给户口的。

比如说你是外地的,花钱买了京城一套房子,有房契那种,那你依旧是外地人户口,木有京城户口的。

而且六十年代的城市个人房产,不管是私人拥有的还是政府分配的经租房,都是不准买卖的,你私下买京城房子就是犯法。

偷摸的买,没人知道就罢了,要是让街道居委会知道了你私下买房,立刻就可以拿你去法办。

所以,曹华强不是不在乎那个还没正式见面的妹妹,也不是不接她来享福,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毕竟他自己现在都还不是京城户口,要不然也不会每个月只有六两肉票。

要知道,京城户口的人,此时只要成年,甭管有没有工作,每月就有最少八两的肉票,而不是工厂发的六两肉票。

其实只看曹华强每个月只有六两肉票,就能知道他还不是京城户口。

他必须熬过实习期,转正成正式干部,才能去办理落户跟迁户手续。

总之,现在必须小心再小心,千万不能急,不能出错。

从这个角度说,曹华强目前这种情况,就是一种蛰伏期罢了。

或许正是有这个心思,所以他在行政科档案室混日子期间,其实也没闲着,都是每天在档案室里拿着个小本本写东西。

写的当然不是日记。

正经人谁会写日记啊?

曹华强写的其实是一些随笔,只是这些随笔显得有些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比如一些后世的小说,还有一些后世流行的诗词,当然还有一些后世流行歌曲。

比如黄易系列的小说,像大唐双龙传,寻秦记等等,他都打算提前抄袭出来。

虽然他记不得这些系列的具体内容,但大概情节是记得的。

他只需要把故事的大纲写好就行,内容可以之后再慢慢添加润色。

这还是曹华强不想太超前,要是把后世著名网络小说的套路抄出来,那才是震惊呢。

除了武侠小说外,还有一些诸如《飞鸟与鱼》,《十诫诗》之类的网红现代诗歌,还有像《月亮代表我的心》之类的流行歌曲,他也都提前抄了下来。

后世经典的电影剧本就更别提了,那是必须要抄的,不过他没真正学过如何写剧本,所以只是写一些电影故事,还有大概要怎么拍,应该有什么画面之类。

总之,身为一个穿越者,不当个文抄公,提前把平行空间的后世作品提前弄出来,那不是不务正业吗?

当然了,曹华强虽然之前每天都在抄袭前世的作品,写成各种随笔,这是为了以免以后记忆力衰退,记不清那些作品的内容。

但他写归写,抄归抄,却从来都不对外发表,都是偷偷的写。

没办法,现在是六二年啊,虽然还不到六六年起风的时候,但这些东西依旧有点敏感,在此时的大陆发表可不太好。

但万一今后要跑路南下,真到了香江的话,这些东西就能派上用场了。

或者不跑路,苟起来到改开,到时候再发表也没问题,就当厚积薄发了。

所以说,曹华强现在这么做,只是趁着脑子还好使,还记得前世那些好歌好词好作品的时候,提前做好记录而已。

这也是怕时间一长,很多东西忘了,那可就不好了。

所以抄袭要趁早啊。

知识就是财富!

虽说现在有了系统,有了更多发财致富的选择,但不等于文抄公的工作就要放弃了。

文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052 正经人谁会写日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