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爷,我们家这个月生活费不够了,你先借二十块吧。”
易忠海听了面色一黑,合着是在这等他呢,谁不知道贾家借钱,从来都是有借无还。
虽然心里不愿意,可是易忠海知道自己今天要是不借的话,恐怕贾张氏就要赖在他家不走了。
易忠海只好让一大妈拿了钱把贾张氏和秦淮茹几个都打发走了。
第二天一早,李卫东起床后,带着粮票和副食票,上国营商店买了肉包子,油条,又买了一些大饼,一部分当早点,剩余的都存放在空间里。
然后就骑着自行车朝着燕山去了。
燕山几乎已经出了四九城,路上就要花去将近三小时。
不过以李卫东的体质,差不多只需要一半的时间就到了。
到了山脚下,看着被雾气笼罩的大山,目光所及,皆是两只胳膊都抱不住的参天大树。
李卫东心里知道来对了。
“同志,你来干什么的呀?”燕山脚下的一个村民看到有陌生人来到他们这偏僻的小山村,眼神警惕的打量着李卫东。
李卫东笑着从兜里摸出采购证,对着眼前的老大爷说道:
“大爷,我是从四九城来的,到这里是想来收购一些山货土特产什么的。
这是我的工作证,您看看!”
说着便将手里的工作证递了过去。
老大爷接过工作证,仔细查看了一番,有些惊诧道:
“你是红星轧钢厂的采购员?
怎么跑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来了?我们这地方距离城里可很远的。
你们当工人的不是月月都有定量口粮,领工资,还用得着上这儿来采购?”
李卫东先从兜里掏了根烟递过去给老大爷,然后叹了口气,道:
“大爷,你是不知道,现在呀这城里的工人日子也艰难。
即便是有粮票,也不一定就能买到粮食。
国营商店粮食也不够吃呀。
厂里每个月都给我们派任务,近处都让人跑了一遍了,所以我就想着跑远点来碰碰运气。”
原本还十分警惕的老大爷看到李卫东说话一派忠厚老实的模样,而且又有工作证,也就放下了警惕,道:
“原来是这样呀,那你可来对喽,小伙子,我们这地方虽然偏僻,但是你也瞧见了,背靠大山,最不缺的就是山货。
这样,我带你进村,只要你出的价格合适,村民们肯定乐意将手里的东西卖给你的。
大家伙平时没有赚钱的来路,都是靠着鸡屁股银行弄点钱买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小孩的书本费这些。”
俩人一路上边走边聊,李卫东很快也弄清楚了老大爷的身份,大爷姓王,在村里是村长,属于是德高望重的这么一个人。
“狗蛋,去喊你爹把家里富裕的山货拿出来卖,就说有人来收,来迟了人家可就不要了啊,快去。”王大爷对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说道。
小孩也是个机灵的,听到有好事,急忙点点头撒丫子就往家跑。
小山村不大,没一会,在村长王大爷的通知下,全村的人都背着口袋,有的扛着皮毛,从家里都过来了。
“同志,这是我夏天晒的干蘑菇和木耳,你看看收不收。”
李卫东点点头:
“收,一斤两毛,你这一共多少斤,我给钱。”
对方听到李卫东给的价格,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们去镇上卖或者自己卖也是这个价钱,但是现在不用他们跑远处了,直接在家门口就把东西换成钱了,而且还不用担心被以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名义给抓了。
村长道:
“李三,人家这采购员是实诚人,让你们自己报重量,你可别坑人家。
要是让我发现你敢弄虚作假,我饶不了你。”
李三笑道:
“哪能够啊村长,人家小伙子这么实诚,咱也不能做那腌臜事不是?
我这些干货一共是五斤二两,就按照五斤给钱吧采购员同志。”
李卫东都兜里摸出十张一毛钱,递给对方,笑着道了声谢。
村民们看到李卫东给钱给的痛快,还是现钱,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甚至是把家里自己留着吃的一部分东西都拿出来卖了。
对于这些,李卫东自然是照单全收。
别看山货在这里不值钱,但是在城里却是相当的抢手。
没一会,李卫东便收购到了很多东西,有:干蘑菇,干木耳,干粉条,熊皮,虎皮,熊掌一对,熏干的鹿肉,风干野鸡肉,兔子肉等等。
“同志,这活的小羊你要不要?
我男人生病了,家里急等着用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