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要和天京的渔业局合作,一起出海去渤海湾捕捞海货。
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脑海里边想到的就是海王技能卡。
全国自然灾害导致国家粮食减产,
所以国家鼓励人民踊跃献计减少粮食消耗,天京靠近海边,有着大海上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很多单位都跟渔业局合作进行在海洋上捕捞。
轧钢厂也是其中之一。
何雨柱想要试验一下他的海王技能卡,在大海里边能不能定位鱼群,让捕捞船能够很好的捕捞大海里边的海货。
他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过分捕捞。
六十年代不管是捕鱼船,还是捕鱼设备都不是很先进,大家也只能在近海捕鱼,别的不说天京渔业局恐怕连一艘上百吨的捕鱼船都没有一条。
正因如此,哪怕是全国遭了灾,也很少有人把主意打到大海上。
虽然海洋资源丰富。
但是大海也是非常凶险,一个大浪打上来可能就会把渔船掀翻,船上的人都会遭难。
何雨柱打听到这次跟天京渔业局联合作业的发起人是李副厂长。
他准备找李副厂长要一个去海上捕鱼的名额。
何雨柱直接从后厨出来,他直奔厂办大楼走去。
“砰,砰。”
来到厂办大楼,他找到李副厂长的办公室敲门道。
“进来。”
李副厂长的声音从屋子里边传出。
何雨柱推门进去。
李副厂长看见何雨柱,他脸上露出盛情的笑容;“何师傅,快坐,快坐,昨天娄董事亲自给我打电话,那可是把你一阵夸奖,我还去后厨找你,结果你没有来厂里边上班。”
“今天你来这是……”
何雨柱;“李副厂长,我听说咱们厂要跟天京的渔业局一起合作,在海上捕鱼作业,有没有这种事?”
毕竟,何雨柱在后厨听到的都是小道消息。
他还是要亲自跟李副厂长确认一下。
李副厂长起身给何雨柱倒茶水,他拿起暖瓶说道;“确实,国家遭了灾,全国各地粮食紧缺,咱们厂的粮食份额这个月有减少了,我作为主管后勤的副厂长压力很大,厂职工吃不饱饭,根本没力气干活,刚好,我有一个老战友他分配到了天京捕鱼公司,我就跟他联系了一下,咱们厂出柴油,天京那边的渔业局出人和船,不管捕捞上来多少鱼获,我们两家一家一半,这也能给咱们厂职工改善改善伙食。”
从李副厂长口中确认有捕鱼这件事情。
何雨柱开口道;“李副厂长,这次去海上捕鱼算上我一个呗,你看天京和咱们首都只有百十里地,我都没有见过海,有这么好的机会,你带我也见见世面。”
何雨柱说他没有见过海,还想要去海上捕鱼,这让李副厂长开始犯难了。
大海上波涛汹涌,而且危险重重,一个没有下过海的人上船不合适,同样也不符合规矩。
关键,海上晕船非常严重。
那些经常捕鱼的船员,船夫从船上下来都是晕乎乎,没有上过船的人,第一次登船还不得把隔夜饭全都给吐出来。
李副厂长;“何师傅,海上可不比咱们地面,你看这海上很安静,其实下面暗涌,还有浪潮很大,我害怕你受不了。你看这样好不好,今天我正好要去天京的渔业局协调捕鱼的事情,你坐我车一起,我让我那位老战友带咱们去海上溜一圈。”
何雨柱当即就答应了。
李副厂长开始给汽车班的人打电话,让汽车班开一辆车到厂办大楼下面。
没一会儿。
一辆绿皮吉普就停在了厂办大楼下面。
“滴滴。”
李副厂长听到汽车鸣笛的声音,他招呼何雨柱开始上车。
等到汽车来到天京渔业局,已经过去两个小时。
李副厂长找到了联系的老战友,说出想要出海一趟,对方想都没想直接答应了。
渔业局每天都会有船只驶出港口,出海打鱼。
李副厂长的老战友是天京渔业局的一个副局长,调动一艘渔船还是轻轻松松。
为了彰显重视,苏先强直接调动了一艘载重八十吨的渔船。
苏先强还不知道,他这次的决定非常明确,甚至回来后直呼后悔,没有把渔业局的渔船全都调出港口。
何雨柱跟着李副厂长,还有天京渔业局的苏先强来到渔船停靠的港口。
渔业1号船上已经接到了出海打鱼的任务,
而且这次出海打鱼渔业局的副局长亲自坐镇,渔业1号上的船长,还有大副和其他十几个船员全都在港口边上等待。
何雨柱跟着李副厂长登上了渔业1号的渔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