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成功转正的消息后,王建国随师傅一同前往食堂就餐。然而他并不清楚,厂方将名单公示在食堂外头,就是为了让更多员工看到,以此起到激励的效果。
在这份转正名单中,他的名字位居榜首,实在太过醒目,不认识他的人倒也罢了,但四合院里的邻里们可都是认得他的。
何况每个转正人员的名字后面都标注了所从事的工作种类以及所属车间,因此绝不会混淆。
大家看到王建国的名字高居榜首时,无不感到惊讶,并纷纷赞叹,这老王家的孩子真是了不起啊!
当然,这些人也就是惊叹一下,知情的一大爷和二大爷则心头五味杂陈。特别是大爷,一直忧心养老问题,以前还寄希望于贾东旭,但他受伤之后,大爷便彻底放弃了他,转而投向了傻柱。
无论是出于真诚还是另有所图,易中海和那个大妈过去也没少帮过傻柱,这些恩情傻柱自然铭记于心,因此这次转移目标对傻柱来说进行得相当顺利。
然而贾东旭的事情也让易中海有了警示,不能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得多培养几个后备人选。这样一来,就算其中有人出了问题,其他人也能顶上来。
实际上,自从王建国的父亲出事后,易中海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王建国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本分了,换句话说,易中海当时并没有看重他。
直到那次看到王建国扇了贾张氏一巴掌,并且在全院大会上据理力争之后,易中海才意识到他已经变了。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有点晚了,而且他最初偏向贾张氏的行为也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恶劣。
如今看到王建国如此迅速地转正,易中海心里确实有一丝丝后悔。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傻柱各方面混得还是要比王建国强很多。
再观察一段时间吧,如果王建国继续保持这份进取心,就得设法修复他们之间的关系了。目前维持现状就可以。
也许是长时间担任一大爷这个职务,加上自己又是八级钳工,这让易中海多少有点自满。他以为只要给点好处,别人就会像感恩似的对他唯命是从。
如果他真的这么想,那么王建国只能告诉他,他真是想得太简单了。
而对于刘海中来说,事情就明朗多了。他纯粹就是看不惯王建国,因为在厂里和大院里,王建国根本没把他当一回事。
对于一心渴望当官的刘海中而言,不把他这位二大爷放在眼里,那就等于树敌。只要给他抓住机会,他肯定会让王建国吃不了兜着走。
实际上这些人怎么想的,王建国压根不在乎,他只想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但如果有人不知深浅,招惹到他头上,那他绝对不会有半点心软。
下班后,王建国去菜市场买菜,当他返回大院时,他转正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大院。
那些不在轧钢厂上班的人对此反应各异,有的羡慕嫉妒恨,比如贾张氏一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瞬间炸开了锅。
“这个没爹的王建国,怎么就这么命好,有个工作就不错了,居然还能转正,还成了二级工!也不知道轧钢厂那些领导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这种人也能让他转正。既然这么容易,当初怎么不多给你升几级啊,都不是什么好人。”
我的天哪,这贾张氏真是个异类,在她看来,王建国能转正简直就是违反天道。连轧钢厂的领导都被她诅咒上了。
“我也觉得是,这小子估计就是运气好,碰到了个眼神不好的考官。不然的话,刚入职几天的小子怎么可能转正,还成为二级工呢。要知道我当年进厂,可是等到第二年才转正的。”
真是什么样的家长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这贾东旭别的本事没有,倒是将他母亲贾张氏那种耍赖皮的招数学了个透彻。
他也不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这爱偷懒、投机取巧的性格,一旦有机会就会偷懒,学习时也是吊儿郎当的,若不是易中海硬逼着他学习,别说一年了,就算给他十年的时间他也未必能转正。
秦淮如对此倒也没发表什么意见,此刻她已经开始幻想了:既然王建国这么快就能转正,那么等她将来退休之后,是否也能有这般好运,这样一来家里的情况就能有所改善了。
要是其他工人们知道她的这种想法,恐怕只会觉得她过于天真吧。
当然,有怨念的自然就有羡慕的。你看,住在王建国对门的三大爷闫富贵一家也在讨论这件事呢。
“解成,你进厂快一年了吧,怎么到现在还没转正呢?就不能学学人家王建国,尽快转正了吗?这样一来我们家的收入能提高不说,就连给你找对象也能更容易些啊。”
三大爷看着自家的大儿子闫解成连连摇头,满是失望地说。
“爸,您这么说就不对了,难道我不想转正吗?可是工厂对转正的要求太高了,加上我师父平时也不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