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见功底!
等到林保国和林老三清扫完家门口厚厚的积雪。
家里也随之热闹起来。
二姐,雪这么大,是不是不用去上学了呀?老三林建民欢喜地说着。
你想得倒美,你要是敢不去,小心爸爸揍你。林芳笑着回应。
唉,雪这么大,该怎么去学校呢?
放心吧,等我们一会儿去上学时,路早就被人打扫干净了。
好吧。林建民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你的作业写了吗?林芳问。
你别管我那么多,我又不是你的老师,干嘛要管我写作业的事儿?
妈说了,让我监督你写作业的。
……
此刻的林老三正带着妻子去村里集合,一同清理村庄内的积雪,留下林保国在家里照看老人小孩。
等林保国回到家中,只见两姐弟正在互相瞪眼争吵。
行了,你们俩别斗眼珠子了,一人拿一个窝窝头,赶快上学去吧。
啊?真的有窝窝头吗?林建民惊喜地喊了出来。
当然有,这么大的雪天,不吃点东西,在教室里可是待不住的,拿着窝窝头赶紧走吧。老奶奶发话了。
这位六十几岁的老太太虽然年纪不算太大,但看起来却像七八十岁的老人一样衰老,瘦削矮小,身高不足一米五,身上穿着厚厚的冬季衣物,裹着一双小脚。
“太棒了,我去拿个大点儿的凳子。”林建民抓起凳子,快步走了过去。
要知道,窝窝头可是不能随便乱放的,如果乱放就会被老鼠占便宜,比如林保国家里的窝窝头都是放在篮子里,篮子还吊在房梁上的一根绳子上挂着,这样小孩子就够不到。
因此十一岁的林建民要想拿到窝窝头,就必须得找个凳子垫脚。
“也给你姐拿一个。”林保国嘱咐他。
“我……我不吃,我也不是特别饿。”林芳回答说。
听到这话,林保国看了林芳一眼,心中暗想她还蛮要强呢。
“拿着吧,去学校就好好学习就行了。”林保国从林建民手中接过窝窝头,直接塞到了林芳手中,并且顺手也将林建民手中的另一个窝窝头拿过来。
“奶奶,我帮你加热一下,建民你自己再去拿一个。”
“哎呀,我就不用了,一会儿中午吃些煮红薯面就可以了。”在这个年代,农村家里也没啥余粮,唯有红薯产量高,家家户户都种植红薯,全靠着红薯填饱肚子,什么煮红薯、炒红薯、烧红薯、炒红薯面、红薯干……各种做法应有尽有。
“奶奶你就放心吃吧,过段时间我打算去京城,那时家里就能省下一个人的口粮。”林保国说。
“那怎么能行呢?去了京城不得带粮食吗?”
“奶奶你放心,我是去学手艺的,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到时候带两天的粮食过去就行,等拜完师之后,师傅那里是包吃包住的。”
“哪有这样的好事?”老太太并不相信他的话。
“我是去学烹饪的,如果是学别的手艺可能不行,但学烹饪是可以的。”林保国继续解释。
“真的?”
“当然是真的,您老就安心等着吃吧。”
“好好好。”老太太眼角有些湿润。
都说隔代亲,老太太最疼爱的就是林保国,近一个月来林保国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以前的林保国沉默寡言,不太善于表达,是个因为不认识字而有些自卑的好孩子、好哥哥。
而现在,看到林保国眼中那种平淡而又坚定的眼神,再想到这段时间他处理事务和谈话时的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老太太心里明白了。
“哥,你要去京城?”林芳一手拿着窝窝头,惊讶地问。
“嗯,过几天看看再说吧。”林保国随口回道:“你们赶快去学校吧,别让老师等着你们。”
“总是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林芳转头离去,心里嘀咕了一句,而林建民则早已拿着窝窝头跑开了。
屋子里只剩下老太太和林保国两个人。
林保国熟练地生起煤火,然后支起锅,准备给奶奶顺便煮点红薯面,和窝窝头一起吃,既顶饿又暖和。
“奶奶,屋里只剩咱俩啦,一会儿我们偷偷吃点好吃的,哈哈。”林保国和奶奶开了个小玩笑。
“哈哈,你这小孩儿是真的长大了,懂得和奶奶聊天,还会哄奶奶高兴了。”奶奶满脸笑容地说着。
“穷人家庭的孩子总是早熟嘛,再说这世道不好,如果不早早自立,还不知道哪天就可能饿肚子呢。”
“好了好了,不能乱讲话。”奶奶笑着说,但语调一变,又叹了口气,“唉……如果有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