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找我?”
“厂长找您,在办公室等着呢,您快过去一趟吧!”
“我还是先把眼前这点活儿干完再说,否则我一走,我们整个小组都得停工……”
尽管车间里的其他工种最低级别都是六级,但如果缺少了他这位四级铆工,所有人都得闲下来。
机器如何装配,是否合格,都需要杨保国亲自动手检验,通过他的认可才能算数。
除此之外,其他人说什么都不作数。
更何况,他刚刚使用了一张“工种提升卡”,经验值正一点一点地往上涨。
能否晋升到六级铆工的水平,全靠这张卡片了。
这个时候让杨保国放下工作不管不顾,那简直是开玩笑!
“行,那我去跟厂长打个招呼,你动作快点。”
回到车间后,李耀国朝他竖起了大拇指:“保国,你真是……厂长找你,你还让人家等着。”
杨保国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笑着催促道:“抓紧时间,咱们快点完工。”
“放心吧,绝对不耽误您的事。”李耀国爽朗地笑了起来。
在这个时代的工人身上,充满了无畏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情,人民的力量无比强大。
无论在哪一家工厂,那些投机取巧、偷懒耍滑的行为都会受到所有工人们的鄙视。
大家比拼的是谁的技术精湛,手艺高超,干得多,凭自己的辛勤努力挣得更多的报酬。
这样的工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让人既敬佩又羡慕!
工种等级能达到六级,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算是顶峰了。
做了几十年还是停留在二级、三级水平的大有人在。
到了四级就成了工厂的核心力量,到了六级就可以带徒弟传授技艺,或者进入特殊车间制作精密零件。
因此,能够达到六级的,不论从事哪个工种都不是一般人。
就说易中海大爷吧,他可是八级钳工,在厂里那是数一数二的高手,而且还带出了不少徒弟。
任何人见到他都要客客气气地叫声“易工”,连厂长也不例外,也要恭敬地喊他“易师傅”。
刘海上,七级锻工,在厂里同样是一位不输于他的出色钳工。
毕竟,锻工属于特种工种之一。
看他每天都对着家里孩子挥舞皮鞭,打得他们“嗷嗷”直叫。
靠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一身硬实力,而这全是他在锻工岗位上抡大锤锻炼出来的。
锻工通俗来讲,就是“打铁工人”。
他们在炉火中将铁块烧得通红,然后放在木桩上一顿猛敲。
一天下来,壮小伙子的胳膊都能被抡肿。
没有点力气,还谈什么干锻工呢?
对于新来的学徒工,考核的时候,老师傅会夹一块烧红的铁块放在他们面前,让他们用锤子砸。
要是上百次都能准确无误地砸下去,这才算具备锻工的潜力。
一旦砸偏了,能否留在厂里就得看考核老师的决定了。
刘海上能成为七级锻工,哪有那么容易?
只是这个人过于看重“干部”身份。
成天想的就是如何当领导,给别人下达命令,指手画脚地指挥这个、训斥那个的。
如果他能把这些心思花在技术提升上,现在说不定已经成为八级锻工,工资也能再往上提一截。
现在他每月的工资是92块,比易中海还要少7块钱。
而到了八级,他可以领到108块的工资,还没算上补贴就已经超过了易中海。
赚钱,难道不比当官更实惠吗?
并且,八级工的社会地位,可不是七级工所能比拟的。
这就如同一所医院的“首座”和总院的“方丈”之间的差异。
这其中的差距,可谓天上地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