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声跟棒梗说:“要是你能拿出五十块钱来,我也帮你搞辆更好的自行车。”这句话其他人没有听见。
随后,阎保国打算赶紧把自行车拿去上牌照并砸钢印。
然而居委会的消息总是传得特别快,还不等他踏出院门呢,居委会主任王大妈就已经到了现场。看到阎保国弄出来的自行车以及他手里那叠票据后,王大妈脸上露出了赞许的表情——这些都没有什么问题。再加上以后说不定还要靠阎保国办事,或者请他帮忙弄几辆车子。
“老阎啊,你这个三儿子真的太厉害了!”王大妈忍不住夸了一句。
旁边听着的父亲阎埠贵也满脸骄傲:“他从小就聪明,最近学校里那次考试拿了全年级第一嘞!”
在这三个孩子里面,看起来似乎就是阎保国最有潜力并且最懂得照顾家里人。阎埠贵现在也越来越重视他了。
“将来肯定是个大学生料子。”
“这孩子将来前途无量啊。”
……
经过了一阵寒暄后,阎保国骑着自行车去了车辆管理处办理手续。市场上直接买来的自行车手续相对简单些;但是自制改装过的就必须通过严格审核,如果不合格则不能顺利上牌。
幸好检查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工作人员核对了阎保国带过去的单据之后便批准了。
最终车主登记的名字自然是阎保国本人。
想着未来即便是丢失了也能依据车牌找到,阎保国有些得意起来。
“我现在也是有车的人啦!”心中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还是自己动手做事情靠谱些,不然按照市面上的价格再加上难搞到手的自行车票……想想都觉得头疼。
就比如说自家老头当年花掉了一百八十多块钱加上一张稀罕的自行车票才好不容易买下了那辆车。如果不是因为得到了那张自行车票,可能父亲连这点心思都不敢动。
要说阎埠贵也挺了不起的,凭借一个人微薄薪水撑起了整个家庭,并且还置办了不少家当。给老大完成了终身大事不说,在其他孩子们身上也没有少花心思。
至于阎朝云呢,毕竟女孩子家在这家中并不怎么受重视……
当时办理完手续走出门外时,大家都觉得肯定是哪家有钱亲戚给阎保国立的大功勋,若说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搞定的话大概率没人会相信吧。
当阎保国回到大院的时候,大家都急忙围了上来。
看到那辆新上牌、砸上了钢印的自行车,大家都有点小激动。
“保国,也给我弄一辆吧!”许大茂急不可耐地说道。
“能不能帮我也搞一辆?”一大妈跟着凑热闹。
易中海不好意思自己开口,便让老伴帮他出声。
秦淮茹心里盘算了会儿,没说话。
若真能用二三十块钱买辆新车再拿去卖,肯定赚得盆满钵满,可万一被发现是违法的勾当,下场会很惨。
因此,阎保国并没有考虑要把这些车拿去倒手出售;同样,阎解成和刘光福也没这么想过。至于秦淮茹虽有过这个念头,却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并没有勇气去实践。
她明白不能做这样的事。即便只要二三十块就能搞定一辆自行车,在她看来也不划算。
傻柱其实也很想要辆车,不过现阶段他还攒不下那么多钱。
“再等等吧,两个月后应该可以了。”他暗自打定了主意。毕竟他每个月工资也有三十七块半呢!
虽然每月只需要几块钱就足够吃饱穿暖,况且身为厨师还能节省不少开支,可实际上他口袋里始终空荡荡的——大部分工资都给了秦淮茹。
院子里好多人都想着找阎保国帮忙整一辆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如愿以偿。
给自家人整两辆也就差不多够用了,再多搞可能就麻烦了。万一哪天被人揭发出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种手段不是只有阎保国懂,但大多数人都只能偶尔试试水深而已。
假如人人都能做到轻松买到车,那么谁还会愿意排队等待摇号呢?十来块钱成本就能换来一辆全新的自行车,这种事情想想也知道不可能实现。
好在还有阎埠贵挡在一大妈与许大妈等人面前,使得阎保国不必为此烦恼过多。
想到家里现在已经拥有两辆漂亮的自行车了,不久之后还会加上第三辆,更让人高兴的是儿子还这么能干……至于说为什么同意替刘光福买一台新玩意儿嘛——这事儿的确显得有些仓促,但现在提出来反对也没什么意义了。
将旧零件拼装成整车这件事比预期中引起了更大轰动。
低成本再加上不用排队摇号等优势令很多人眼馋不已。
来到刘大爷家这边瞧瞧——
刘海中的长子刘光齐刚好也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