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李副厂长登门求助刘子龙 (1/2)

第三十二章李副厂长登门求助刘子龙

完成了一切事务,刘子龙踏上自行车,朝四合院驶去。车上不再搭载于莉及其物品,变得轻盈许多,行驶速度也随之提升。

十几分钟后,刘子龙已来到了大院门口。得益于那本【超级鉴宝秘籍】,此刻他的双眸仿佛化作了一台超高清扫描仪,无论何处之物都无法逃脱他的视线。

所经之地,他对一棵大槐树稍作打量,便准确得知其树龄:已有四十三载。

吱吱吱……

这未免也太神奇了吧?

如今的他俨然成了一部行走的人形万物鉴定器。当他推着自行车前行时,目光无意间掠过中院大槐树下的一张四方桌,顿感异样光芒从中溢出。

这是一张黄花梨木制成的小方桌。

吱吱吱……

刘子龙不由得倒吸了三口凉气,满心震撼。谁能料想,平日里三位大爷召开会议所用的这张不起眼、黑乎乎的桌子竟然是一张纯正黄花梨木打造而成的古董。而且,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

我靠……

这简直难以置信!

这几位大爷怎么回事?这桌子,他要定了!

黄花梨的生长极其缓慢,几乎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坊间传言,每逢闰年它不仅不生长,反倒还会萎缩些许。虽然这只是传闻,但从侧面证实了黄花梨木材质形成的艰难程度。

因此,早在明朝时期,龙国境内的黄花梨资源就已几近枯竭。如此稀罕珍贵的黄花梨木桌,刘子龙自然不愿错过。

到了大青那个时期,制作出来的物品皆是小型工艺品。

新中国成立之后,黄花梨被列入国家二级珍稀保护物种,严禁砍伐。

这使得黄花梨的价格如日中天般上涨。

民间流传着一句形容它价值的话:“寸檀寸金”。

价格高昂至极?

比如说,大型家具,一公斤竟可卖出五万元高价。

确实惊人。

但关键并非仅在于金钱,更重要的是这材质稀缺,即便财大气粗也不一定能购得。

刘子龙盯着眼前的黄花梨方桌,眼球几乎瞪出眼眶:“贫道感觉,此宝物与我颇有渊源……”

必须将其带走!

对了,明日找个借口购置张新桌子,这张旧的便直接收入吾之系统囊中。

嘿嘿……

不急,这时候谁又能辨认出这方桌乃是黄花梨所制呢?

……

洗漱完毕,上床歇息。

次日清晨,尚未起床,刘子龙已运用神识探入系统之中。

日常的种植和养殖工作照例开始——收获四万个鸡蛋、二十头生猪、十头壮硕的大牛以及五十只山羊。

接着便是料理那两亩土地。

如今,刘子龙的系统内的粮食供给已然绰绰有余。

水田种植稻谷,旱田则混种各类杂物,诸如花生、芝麻、向日葵、西瓜、番茄、豆角、芹菜以及香瓜等等。

他的系统空间内,各种农作物种类日渐繁多起来。

尚有些品种还未寻获种子,但他闲暇时总会去乡亲们家中询问,是否有罕见奇特的种子。

慢慢种植就好,无需急于一时!

收拾妥当后,他骑上自行车赶往工厂。

每逢星期一,后勤部门都会召开会议,规划一周的工作任务,并分配各采购员所需的物资清单。

“天气渐热,工友们在车间里挥汗如雨,能量消耗极大。”黄主任感慨道:“因此,我们需要为他们补充体力,尤其是脂肪,无奈我们厂内的食用油储备实在捉襟见肘……”

“各位采购员同志,你们肩负重任,不妨多去周边村庄收购些像花生、大豆这类富含油脂的粗粮!”

“倘若能找到油料作物那就更好不过了!”

“如果有猪肉,特别是肥猪肉,务必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过来!”

刘子龙应声点头。

实际上,每次布置的任务虽然各有侧重,但总体上大同小异。

虽然本次重点采购的是油料作物,但只要有鸡蛋,同样一网打尽。

开完会后,每位采购员还领到了一只巨大的油桶,要求尽可能多地采购食用油。

可惜,这事儿着实不易办成!

刘子龙随手将油桶放入车筐,正欲离开工厂之际,忽被人叫住:“刘子龙,你先别急着走,领导找你有事!”

“啊?”

刘子龙认得这位人士,他是来自领导办公室的一位助手。

在助手的带领下,他走进了领导办公的一座宽敞大楼,最终停步在一个颇具规模的办公室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