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阜贵:“好!查就查!”
说着,往后退了一步,示意何雨柱和各位邻居随便查!
阎阜贵表面上很镇定,但是内心当中慌得一匹!
为啥?
因为他真的在称上做了手脚了!
那天,贾张氏跟易中海商量完之后,易中海明面上没同意她的提议,但是行为上已经默许了她要干的事情。
随后,贾张氏就在院子附近等了起来!
等什么?等阎阜贵啊!
做了做么多年的邻居,她知道阎阜贵有起夜的习惯,虽然不知道几点起来,但是为了贾家能吃点好的,她只能守株待兔!
别说,她运气不错,等了不到一个小时,阎阜贵果真起床上厕所了……
之后俩人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阵子,阎阜贵决定吃下这点好处!
怎么干?
阎阜贵决定两条腿走路。
首先,在称上做手脚,他家的称是十斤称,但是却有两个秤砣!
一个秤砣是正常的,另一个却是比正常的重了不少……
有人说秤砣那东西就是一个铁疙瘩,怎么还能变重呢?
旧时的称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就是利用力臂不等时施加不同的力使两边达到平衡……
中间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如果秤砣的重量固定,并且与这个称匹配,那么这个称就是准的,除非做称的人自己缩小或者加大了秤杆上斤两的位置……
不过,这种事情基本不会发生!
而老百姓要想做点手脚,那么只能是加大或者减少秤砣的重量……
减轻重量比较容易,找人做个空心的秤砣,外表标识做成跟正常的一样就行!
当然,不能做的太明显,让人一眼认出来或者上手一模就能发现,那绝对不行的!
加重也容易,在空心的秤砣里放上铜,铅,等比铁重的金属就行了!
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放的是铜,因为铜比较好获得,而且只比铁重一点点,仅凭人手基本不会称量的出来……
但是,阎阜贵的秤砣可不是铜芯的,是铅芯的!
所以,这次计量,在称上,阎阜贵就足足扣出来六七斤的重量!
其次,阎阜贵还准备做假账!
这时候的人打字不识几个,也很少有人查他的账目,只因为他是小学老师,平时为人处事虽然抠门一些,但是给人的人设还是比较公平正义的,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来没有掉过链子!
而贾张氏之所以能成功说服他,只是因为阎阜贵看到了其中的利益……
《资本论》曾提到过,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
阎阜贵也是如此!
这次参与,阎阜贵自己算了一下,光是在称上,他就足足获得了十斤粮食!
他一共才捐了二十斤多一点的东西,一下子省了十斤,拿回家自己吃多好……
至于会不会被街道那边发现?
这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送粮食的时候就自己和易中海去,易中海跟贾家的关系啥样他还是很清楚的,贾张氏既然能找上自己,那么易中海肯定是被她搞定了,要不然,易中海不同意,贾张氏就是说破了天这事儿也成不了……
闲言少叙,书归正题!
何雨柱上前直接检查起阎阜贵的称来!
其他的都还正常,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问题!
其实何雨柱也知道很少有人会在秤杆上做手脚,但是做戏得做全套一点啊!
等何雨柱把秤砣拿起来的时候,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
当了三年多的学徒,最常做的就是跟大量的蔬菜肉类打交道,供货的商贩有的也在送货的重量上边做手脚,所以,一个好的厨子必须做到手上,眼上心上都有称,要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细细摸索一下秤砣,何雨柱找到灌注秤砣芯的入口……
“谁帮我找个刀来!不要菜刀,要是有攮子最好……”
听了这话,大院邻居心中一动,何雨柱肯定是发现了什么,要不然绝对不会要攮子……
什么是攮子?其实就是匕首,短刀。
因为携带方便,可割可划,捅刺方面伤人最狠,所以四九城人习惯叫它攮子!
别说,还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