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沁芳居的酱! (1/2)

没一会儿,何家兄妹就在丰泽园附近的公交站点下了车!

下车没走多远,何雨柱就看见远处有不少人开始排队!

再一看路牌,粮食口大街!

何雨柱这才知道这帮人是干嘛排队来了!

暗道:“不都说沁芳居的酱菜好吃是好吃,但是价格也感人吗?怎么……

算了,我管那么多干嘛啊!

我有外挂在,想吃他们一口酱菜酱料还不容易?

晚上的!晚上让他们出去活动一圈……”

想到这里,何雨柱也不在纠结,直接领着何雨水直奔丰泽园!

有人说,那沁芳居是干什么的?

其实沁芳居就是一个卖酱和酱菜的铺子!

据传说,这沁芳居是明正统元年!

但是真实情况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沁芳居始建于1530年,也就是明嘉靖九年!

东家姓严,四百多年,严家一直跟酱打交道,从来没离开过酱圈!

那有人说四百多年的传承,那严家不得老有钱啦!

这还真不是!

严家是做酱的,这酱做的好不好吃,最讲究的就是原料和工艺!

酱圈里有句话,丰润豆由赛肉!

这话说的就是做酱的黄豆最好是丰润地区产的豆子!

豆子好,才能做好酱,但是好豆子也意味着价格高啊!

同样是豆子,丰润的黄豆就比别的地方贵上两成!

除了豆子,制酱还要用盐!

而盐,他们家一直用的都是属地自贡的井盐!

当然,战乱时期自贡的井盐有时候运不过来,他们也会就近选择一些品质还不错的粗盐制酱!

除了以上两种原料,沁芳居做酱还要用到白面馒头,发酵用的菌曲,酱工做酱时还得用高度白酒洗脚杀菌!

这些,可都是成本!

所以,沁芳居的酱和酱菜卖的虽然贵,但是,因为成本高,只能是薄利多销!

抛去人工,成本,严家还真没赚多少……

这么说吧,传承了四百多年,除了一套三进带东西跨院的四合院以外,也就剩下平时做酱存放酱菜酱缸的这片厂房了,也不大,拢共六七千平吧……

有人说都传承了四百多年,就攒下这么点东西?糊弄鬼呢?

要说有价值的东西,也有,不动产,严家就这么点,剩下的什么摆件啊,古董字画啥的,也有一些,但是并不值多少钱!

毕竟清末的时候,有八个强盗进了四九城,烧杀抢掠的活没少干,四九城的人就没有没被祸害的……

那帮白皮猴子和小东洋,但凡看见自己喜欢的,通通打包带走,拿不走的一把火全给烧了,严家这百多年,可谓是损失惨重啊!

………………………………………………

何雨柱带着何雨水在丰泽园这边暂且不提!

上了一天工的易中海,下班之后买了个酱肘子,直奔四合院后院老太太家里!

到了地方,易中海直接把酱肘子摆到老太太面前!

老太太:“酱肘子!有日子没吃这么好的东西了!

可惜了,不是天福居的……”

易中海:“下班回来时候买的,怕您吃得早睡的早,就想着买回来赶紧送您这让您吃点……”

易中海暗道:“挺会吃啊!还天福居的酱肘子!

这年头,这时间能买到酱肘子已经很不错了,还挑剔上了……”

不过,易中海这话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口,毕竟自己还要老太太出谋划策帮着掌控四合院呢!

易中海:“老太太!今天的事儿谢谢你了!要不是你,贾家可就完了!

不光这样,贾家那贾张氏弄不好还得把我牵扯出去,到时候……”

老太太:“还行,你小子不算蠢!还知道过来找我帮忙!

下回你可得小心点,这回院里的人给我老太太面子,我能保下你和贾家,下回可就不一定了!

这人情是越用越薄,早晚有一天得用完……”

易中海:“是是是!您说的是!

我也没想到,计划的好好的,傻柱子他居然跳出来……”

老太太:“张翠花跟你说这事儿的时候他可能是听见了吧?……”

易中海:“不能啊!之前我跟她说话的时候都晚上快后半夜了,那时候全院都黑着灯,按理说都应该睡下了!

而且,我们说话的地方还是我家和贾家边上的小角落,离他家远着呢……”

老太太:“那是张翠花跟阎阜贵唠嗑的时候被人听见了?”

易中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