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街上还能看到不少穿着时髦,打扮扬起的女人在街上随意的走动。
还有不少逗狗遛鸟的老爷们。
不过现在,穿红戴绿的几乎看不到了。
四九城里,之前的那些遗老遗少虽然跑的差不多了,但是还有一些人舍不得离开。
而这条古玩街。
也早就没落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成了私下买卖的鸽子市。
李向阳来到鸽子市的时候,古玩街的胡同口有三三两两的人到处的溜达,目光却十分警惕的四处打量。
这些人都是放哨的。
每当有人路过这里。
他们都十分警惕的审视着对方。
看到不是街道上的巡捕才放心。
毕竟在这里干的事情可都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情。
平时巡捕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但是,如果有人想整顿一下。
那肯定也是要有个通风报信的。
李向阳将自己全身裹得严严实实,脸也用破布蒙着,头上分别盖着一顶破毡帽。
只露出眼睛,就算是熟人面对面,也不可能认出来。
现在的鸽子市,多的是一些没有工作,到乡下去农村里收些土特产,到鸽子市来倒买倒卖的。
当然,也有不少不成器的遗老遗少们,靠着变卖祖产过日子的,也会拿着家当到这里来想卖个高价。
李向阳在一个小摊位面前停下来。
说是摊位,都有些抬举它了,只不过是在地上铺了一块破布,破布上放着一张纸片,纸片上剪成一把枪的模样。
旁边,放着一盏煤油灯。
到这里的老手,都不会拿出实物,而是让人知道自己卖什么的就行。
毕竟,有些东西收拾起来不方便。
真有扫街的来了。
前面吼一嗓子。
后面的人听到动静,将灯一灭,破布一卷,夹着就能立即离开。
在鸽子市讨生活的人对这附近的地形都熟悉的很。
很快就能脱身。
即便是被巡捕当场堵住了也不怕。
一盏马灯,一块破布,你总不能说我这是违法的吧?
李向阳看到这个摊位上的东西,在摊位上停下脚步,后面躲在黑暗中的人看到有人感兴趣,立即上前,压低嗓音问道:
“同志,想要军大衣吗?
这可是麦尔登布料的,厚实,挺阔,穿上别提有多么的提气了。”
李向阳伸手摸了一下,军大衣确实比普通的棉袄都要厚实上许多。
而且,这个小摊上不止有军大衣,甚至还有厚厚的棉裤,就连皮靴都有一双。
这些东西都是赞新的。
李向阳心里不由地嘀咕道鸽子市可真是个妙地方。
在这里,你想要的东西都能找到。
前提是你有钱。
李向阳作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问道:
“多钱?”
摊主看到李向阳问价格,眼睛都亮了,赶紧压低着嗓音说道:
“兄弟,我看你既然买棉衣,这棉裤还有皮靴你一起都买了。
穿身上保准你再也不怕冷了就。
就是到了东北那旮沓最冷的地方都不用担心挨冻。
这样,你诚心要的话,一套加起来给一百八。”
李向阳听了摇摇头,一声不吭的抬腿就走。
摊主看到李向阳要走,急了,说道:
“我说你别走啊兄弟,你说多少钱,咱们好商量的呀。
你要是觉得我漫天要价,你可以坐地还钱嘛。
别不吭气就走呀。”
摊主实在是都等了一天了,也没有个买主来。
感兴趣的一听到价格也没了兴趣。
更何况,在这四九城里,虽说天气冷。
但是也没到了必须要穿军大衣的地步。
这军大衣是厚实又暖和,但是价格也不低。
老百姓谁肯花大价钱买个这么贵的军大衣。
况且,军大衣一般都是那些大院子弟们穿的。
普通人也舍不得花钱买这么好的大衣平时穿。
李向阳听了摊主的话,心里暗笑一声。
他刚才故意做出一副爱买不买的表情。
为的就是给摊主一种这大衣他可买可不买。
现在摊主主动拉他,那可就是他好好杀价的时候了。
李向阳说道:
“十五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