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梁前一天在四合院请客,把院子里的人都灌趴下的事迹,已经在厂里传得沸沸扬扬了。
尤其是阎埠贵家四个男人都喝吐了的事情,在轧钢厂已经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
事情经过了半天的时间传播,李德福也得到了消息。
李德福负责后勤工作,眼瞅着就要过年了,他便想到了要考虑职工们的福利待遇问题。
因此,他联系上了肉联厂的相关人员,打算请人家肉联厂的厂长吃饭,借此增进感情争取多拿些指标,这样才能让职工们过个丰盛的年节。
时间已经定下来了,就在今晚,在厂里的食堂进行,由何雨柱亲自下厨烹饪美食。
大家好好地聚餐一番。
然而,这让李德福犯愁的是,肉联厂的厂长大朱,他的酒量深不可测,李德福从来都没能在喝酒上赢过他。
这种场合又不能采取人海战术,他自己这边最多也就带三四个人作陪,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关键是厂子里根本找不到能和大朱抗衡的人物,哪怕这三四个人只是对付大朱一人,都不一定能取胜,更何况,大朱也会带上两个同伴一起来赴宴。
因此,当得知厂里冒出一个酒量惊人的酒神,据说能一口气撂倒十几个人时,李德福立刻来找杨新民汇报此事,并且特别提出希望借用何雨梁,让他晚上去帮着灌醉肉联厂的大朱厂长。
李德福大致说明了一下情况后,杨新民笑着问道。
“怎么样,你有信心把肉联厂的朱厂长招待好吗?”
“保证完成任务!”何雨梁不自主地站直身子回答,就像回到了部队,正在接受上级的指令一样。
杨新民有着军人背景,对何雨梁的表现十分满意,微笑着点头说。
“如果有任何困难,提前告诉李主任,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提前预想到。今年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翻身仗,让轧钢厂的职工碗里肉多多的。”
等到杨新民讲完,何雨梁连忙转头对李德福说。
“李主任,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那就是晚上这酒水一定要备足啊!”
肉联厂的大朱厂长得意洋洋的,圆脑袋大耳朵,一看就知道没少吃肉。
还好厂里有何雨柱这样的好厨艺,冲着他做的菜,大朱也应该得多喝几杯。
许大茂也参加了这次饭局,他是李德福的心腹,平日里跟李德福走得挺近。
下午时分,他还先给朱厂长他们播放了一场小电影助兴,这才开始正式用餐。
此处所说的小电影是指在一间小屋里、仅限少数人观看的那种影片,可不是指那种不良影片。
酒过三巡之后,许大茂表演了他的“一大三小”,紧接着就轮到了何雨梁登场。
何雨梁首先打通了全场,随后对着朱厂长说。
“老班长,今天趁着这个机会能遇见您这位老班长,我这个刚退伍不久的新兵蛋子心里有些激动,再来敬您三杯,您可一定要赏脸喝下。”
朱厂长同样是军旅出身,在那个年代,军队的数量众多,退伍转业的人也不少,随便拉出一个都可能是曾经当过兵的。
而当过兵的人聚在一起,又是一个共同的话题,不论职位高低,全凭兵龄来论资排辈,兵龄早的就被尊称为班长。
“那这三杯酒呢,不能光我们俩喝,咱们这么办吧,凡是桌子上有当过兵的,一起共饮三杯。”朱厂长满脸喜色,一提到喝酒他就兴奋,尤其今天轧钢厂真是下了大本钱,竟然摆出了好酒好菜。
桌上的确有当过兵的人,除了朱厂长带来的两位肉联厂的老兵,轧钢厂陪同的人员中也有一个曾经是军人。
于是乎,现场五个人连着碰了三次杯,豪爽地干掉了这三杯酒。
喝完这三轮之后,朱厂长与何雨梁之间的感情仿佛又亲近了许多。
随后,在朱厂长轮番敬酒的过程中,他还特意跟何雨梁多喝了几杯。
不过,何雨梁这边倒不用担心,因为他把酒都悄无声息地转移到了自己的随身空间里。
等到酒局进行到差不多,大家都有些微醺时,李德福便提起年前关于猪肉配额的事。
“你们轧钢厂有五千多人,我们依然按照去年的数量分配给你们,一万斤猪肉,平均下来每人差不多能分到二斤。这个指标可不是我能决定的,那是上级早就规定好的,我也无可奈何啊。”朱厂长解释道。
“朱厂长,那一万斤是上级规定的指标,这方面我们肯定会全力支持您的工作。您手上不是还有议价肉的配额吗?”李德福举杯示意,希望朱厂长再来一轮。
所谓的议价肉,是指肉联厂在完成年度生产指标后剩余的那部分肉。
肉联厂的生猪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国营养殖厂,二是从农民手中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