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院子里居住多年,又与易中海做了多年的邻居。
贾张氏可以称得上是对易中海最了解的人之一。
在易齐鸣到来之前,她对于易中海的心思可谓掌握得透透的。
“就算这样也没关系啊。”
贾东旭满不在乎地说:
“反正现在我已经是一级工人了,每个月也能拿到35.5块大洋。”
“不在乎那些零零散散的小钱。”
在他晋升为一级工人之前。
易中海对贾家的扶持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
然而自打一年多以前,贾东旭晋升以来。
这种帮助明显减少了许多。
因此,就算易中海彻底停止对贾家的援助。
贾东旭也不会放在心上。
“没错。”
贾张氏点点头表示同意。
并转头望向易家的方向,意味深长地感慨道:
“这做人啊,关键还得靠自己。”
“毕竟靠山山会塌,靠人人会失。”
此言一出,贾家人立刻陷入了沉默。
此刻的贾张氏,因为贾东旭尚且健在。
生活也没有那么艰难。
还没有变得像原著中那样尖酸刻薄。
确切地说,她是顾虑到贾东旭的名声问题。
毕竟她可以不顾面子,可贾东旭不能。
与此同时,在前院的阎家。
阎家全家围坐在桌旁,似乎正在召开家庭会议。
谈论的话题同样是围绕易家展开的。
后院的刘家也是如此。
只是参会人员仅限于刘海中和他的妻子二人。
……
次日,阳光普照。
难得的,易中海请了一整天假。
和一大妈一同带着易齐鸣先去街道办事处进行了登记。
在这个时代,即使手持介绍信,暂时不至于被遣返回乡下。
但介绍信终究是有有效期的。
必须去街道办事处登记才能长期在京都居住。
完成登记后,易中海夫妇又给易齐鸣添置了几套衣物。
虽算不上多么高档,但也远胜过他此前所穿的衣裳。
接着又是洗澡搓背、剪发修容、购置家具、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棉被等琐碎事宜。
一番忙碌下来,易中海竟花出去了一百多块钱。
对此,老两口丝毫没有心疼的意思。
反倒是弄得易齐鸣颇感过意不去。
不过,易齐鸣并未多言。
只是在心里默默许下了要好好照顾他们的决心。
晚饭过后,在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
易中海带着易齐鸣。
并提着当天在供销社买来的糖果。
逐户拜访邻居并作自我介绍。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避免日后院里的邻里将易齐鸣当作外人看待。
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最后一站来到了后院聋老太太的家中。
“老太太,这是我堂侄,易齐鸣。“
“以后他就住在咱们院子里了,特意带来让您认识一下。”
带着易齐鸣走进屋子,易中海便急切地向聋老太太介绍起来。
随后转向易齐鸣说:“齐鸣,快叫声人。”
“老太太您好,我是易齐鸣。”
“往后您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事情,只管找我,我一定不会推脱。”
易齐鸣深知聋老太太与易中海之间的关系。
他并不想打破这份情谊,于是表现得十分恭敬。
聋老太太睁开混浊的老眼仔细打量了易齐鸣一番,继而笑盈盈地道:
“好,好,好,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人们常说,老年人阅历丰富,犹如人精。
聋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见过的人无数,听过的话更是数不胜数。
她有着敏锐的耳朵,一听就知道对方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易齐鸣讲起话来坚定有力,一听就知道他是在说真心话。
因此此刻聋老太对易齐鸣的感觉相当不错。
“老太太,我打算明天简单办个迎接您的晚宴。”
“晚餐时我会让齐鸣来接您,去我家吃顿饭。”
易中海满脸笑容。
易齐鸣来到的短短一天。
看起来精神焕发。
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十来岁。
“有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