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了!”三大妈嘴上责备,心里头却明白孩子们的苦楚,“你爸是个读书人,哪好意思开口要吃的?家里人多,全靠你爸撑着,哪比得上李秋一个人自在,还有手艺,厂里吃得又好。”
说完,她偷偷往门外瞟了一眼,心里头五味杂陈。
三大爷默默拿起筷子,夹了几片白菜慢慢嚼,心里沉甸甸的,想着家里的难处。
他知道,那些辛苦钓来的鱼,早就换成了更急需的粮食藏起来了。
这时候,鱼汤的香味儿飘啊飘,连他们这边都能闻到一丝丝。
易中海家里,夫妻俩刚吃完饭,一大妈正低头忙着缝衣服,突然被这香味打断了,她连着吸了好几口气,怀疑自己是不是闻错了。
“老易,你闻到啥味儿没?”一大妈抬头问,鼻子还使劲嗅了嗅。
“啥味儿?”易中海也愣了愣,随后一股香味悄悄钻进了他的鼻子。
“像是炖鱼的味儿。”易中海仔细一闻,确定了,“应该是前面传来的,不是老阎家就是李秋家。”
“李秋这小子,真行,这时候还能弄到鱼。”一大妈对李秋挺佩服,小声跟易中海说。
“他是干厨子的,门路多。”易中海想了想,又说,“不过他好像没去后院找那位老太太分享,可能是想自个儿享受。”
“没事,日子还长,他总有需要咱们帮忙的时候,到时候再提醒他也不迟。”
易中海话里有话,但李秋可不知道这些,他正开心地喝着自己炖的鱼汤,享受着这难得的美味。
他把馒头掰碎了泡在鱼汤里,吃得那叫一个香。
吃完后,他还细心地把碗碟收拾干净,把剩下的鱼汤藏好,又把腌好的鱼高高挂在屋梁上,生怕被谁给顺走了。
李秋心里头琢磨着:“这鱼可得藏严实点,别让人轻易瞅见。家里没人的时候,啥事儿都可能发生,万一来个不速之客,或是那机灵的小野猫,我这好不容易弄来的美味可就遭殃了。”
手里攥着这宝贝鱼,李秋盘算着,打算挑个好日子,好好露一手,给平常的日子添点乐子,让饭菜香飘满屋。
忙活了一通,李秋累得不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眼睛直愣愣的,心里头的事儿跟天上的云似的,飘来飘去。
歇了会儿,肚子里的饭也消化得差不多了,他就顺手拿起书,一头扎了进去,直到天黑,才心满意足地合上眼,进入梦乡。
转眼间,春天悄咪咪地来了,四月的太阳暖洋洋的,冬天那股子冷劲儿早跑得没影了。
李秋的日子还是老样子,上班下班,周末再接点零活,赚点外快贴补家用。
有天中午,李秋一到工厂,直奔第三厨房后头。厨房里热闹得很,大伙儿正忙活着呢。
“师傅,早啊!”徒弟刘喜奎笑眯眯地迎了上来。
“早。”李秋笑着回应,跟同事们挨个打了招呼。
“王班长还没到吗?”李秋瞅了一圈,没见着王铁柱,随口问了句。
“没呢。”姚琴干脆地回答。
“那咱们就等等他。”李秋说着,找了个地儿坐下,拿出茶杯,简单冲了冲,撒了点茶叶。刘喜奎眼尖,赶紧拎起热水壶给师傅泡上了茶。
“师傅,茶泡好了。”刘喜奎恭恭敬敬地递上茶杯。
李秋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两口,厨房里大伙儿聊得热火朝天。
“哟,大伙儿都在啊!”王铁柱一进门,声音响亮得很。
“班长好!”厨房里的人齐刷刷站了起来。
“好,今天还是老规矩。”王铁柱简单说了两句,就开始安排工作了。
大伙儿一听,立马忙活起来。李秋也放下茶杯,招呼刘喜奎过来学切菜。
“喜奎,来这边。今天教你怎么把菜切得又细又好看。”李秋边说边动手示范。
“好嘞,师傅。”刘喜奎高兴地跟了过去。
“看好了,这白菜得这么切。”李秋拿起一颗白菜,一片片剥开,先把菜帮和叶子分开,然后手起刀落,菜帮变成了细丝,叶子也整理得整整齐齐。
“会了吗?”李秋停下手,温和地问刘喜奎。
“会了,但怕自己上手做不好。”刘喜奎有点担心,但眼睛里全是想学的光。
“别急,慢慢来,时间有的是。这些白菜就是给你练的,你肯定能行。”李秋鼓励道。
李秋轻轻地指了指旁边堆得高高的白菜堆,小声对刘喜奎说:“嘿,徒弟,看好了。”
刘喜奎应了一声“好嘞,师父”,然后深吸一口气,稳稳地拿起刀,开始在白菜上仔细地雕刻,每一刀都下得特别小心,生怕出错。
李秋看着刘喜奎的背影,心里暖洋洋的,心想这徒弟真是没白教,让他能在这忙碌中偷得片刻清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