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抽了第一口烟之后,立马抽第二口烟。
一边抽烟,然后双眼迷离,表情不解的对刘海中说:“老刘,你说,老李他,没文化,没家境,智商也不高,甚至三十七了,媳妇都没有,为什么这今天,突然当了个说书人,就赚这么多钱呢?”
刘海中撇着嘴,冷哼一声:“我怎么知道,难道是说书赚钱,又容易?”
刘海中这话一出口,心里倒是有点想法了。
这时,易中海也不装了,下意识吐露心声:“李平安,以后到底能达到何种成就?会不会成就高的,我们连他的脚都摸不到?”
刘海中一听,酸溜溜的说:“拉倒吧,老李没准今天运气好,随便编了点故事讲,没准这有钱没处花的人喜欢听,就碰巧赚了钱!没准几天后,老李肚子里没货了,这就赚不到钱了!”
易中海一听,没回话,但心里也是默认了,心里愿意选择去相信刘海中说的话。
易中海此刻,心里祈祷:“希望,刘海中说的,是对的!”
没谁,会希望邻居富起来,而且还是很熟,一起在一个四合院穷了这么多年的邻居。
接下来易中海说:“老刘,咱们回家去吧!我有点不舒服,头晕。”
刘海中说:“我也是,咱回家!”
于是两个人相邀回家。
路过贾张氏这里。
易中海虚情假意的说:“嫂子,别难过,你也会富裕起来的!”
贾张氏看了一眼易中海,虽然知道易中海这话就是安慰人的,但耐不住好听。
“哎,难受也没办法,我贾家,也得想办法富裕起来!走,回家!”贾张氏从地上起身。
此刻,贾东旭这里。
贾东旭和邻居放学回家。
贾东旭手里拿着一个破烂的布制书包,挎在肩膀上。
邻居也是同样的书包,邻居十五岁,读书晚,但也快毕业了。
邻居叫张义,就是电视剧里,带围巾的那个青年
此刻贾东旭和张义回到四合院。
中院这会儿,聋老太太等老头老太太在聊天。
贾东旭和张义恭敬的喊了一句聋老太太,然后回家。
贾东旭来到了家门口,推开家门。
日常喊了一句:“爹娘,我回来了!”
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初,四九城喊父母叫爹娘的还是很多的,到后来,就逐渐流行叫法,喊爸妈。
贾东旭喊了这么一声,没什么回话,于是嘀咕:“诶?人嘞?”
此刻,在房间里的老贾,不开心的喊了一句:“吼什么吼!我在呢!”
老贾这愤怒没地发泄,于是可怜的贾东旭,就成为了泄气桶。
贾东旭有些委屈,明明自己没做错什么,就被语气不好的回答。
但紧接着,贾东旭说:“爹,你怎么了,语气不开心?今天是不是碰到不开心的事情了?”
老贾一听,顿时破防了,于是叹了口气:“哎……是啊,李平安他赚大钱了?”
“李平安赚大钱了?这这这……怎么回事啊?”贾东旭有些不可置信。
提一下,贾东旭虽然在背地里,没有礼貌的直呼李平安的名字,但是要是在面对李平安的时候,还得是按规矩,叫一声李平安李叔叔。
毕竟,李平安比贾东旭大一辈。
这年代,熟人的话,辈分的叫法,是很严格的。
这时,老贾难受的说:“哎,李平安今天去当说书人,就赚了大钱,起码,七八个大洋准有啊!”
一听。
贾东旭愣住了,嘴巴顿时长的大大的,一脸的见鬼表情。
好半天,都结巴,口吃一样,说不出话。
“什么!七八个大洋!这这这!这也太离谱了吧!咱四合院,从没谁赚这么多的!而去还是一天!”贾东旭吃惊。
老贾难受的回答:“哎……可不是么!”
……
贾张氏三人这边。
走路走路。
然后半个小时之后,回到了四合院。
走进四合院。
这会儿,中院里,聋老太太他们,依然在聊天
贾张氏三个人,前脚跨进中院台阶。
这会儿,聋老太太眼睛一撇,看见三个人回来了,但是表情好像不开心。
于是聋老太太八卦的问:“哟,我说三位,您们怎么不开心哪?”
贾张氏不爽的说:“能开心的起来?你们知道吗?李平安赚大钱了!”
聋老太太顿时愣住了。
其他的老头老太太愣了一下,然后面面相觑。
这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