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10块钱就能买到的粮票,
还要多花5毛钱。
“您就是给我2块钱,
我也不卖您,
除非您给我5块钱。”许大茂笑道。
许大茂狮子大开口,
让另外这几个人都目瞪口呆,
转手间就要赚5块钱,
可真是有他的。
“15块钱,
我还用得着买你的,
你在开什么玩笑?”苏奶奶一脸不高兴道。
“您别这么说,
今年天气比往年热,
河流干旱了不少,
还总是停水,
去井里打水都要排队,
粮食肯定会歉收,
这伍十斤细粮粮票还真值这个价。”许大茂说道。
“你当我老婆子上了年纪不懂,
咱们可是城市户口,
每个月定向粮,
少是少了些,
不过每个人都是有吃的。”苏奶奶反驳道。
“那您就且看着吧,
反正除非你出15块钱,
不然这粮票,
我就留着自己用了,
我还是多给自己家里囤些米,
留着些粮食。”许大茂故意道。
这话就是说给傻柱和聋老太太听,
他们俩回去肯定会跟院子里的人说。
“小伙子,
现在可不是旧社会,
肯定不会饿着了咱们,
你就把粮票卖给我,
我给你11块钱,
怎么样?”苏奶奶狠了狠心,
说道。
“没有15块钱,
您就不要在这讨价还价了。”许大茂说道,
他没有功夫在这啰嗦。
“奶奶,
咱们今晚吃什么?”小女孩眼巴巴望着苏奶奶。
“苏萌,
你和苏奶奶在这做什么?”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
又来了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春明,
我家要揭不开锅了,
没有粮食了。”小女孩一脸苦哈哈说道。
苏萌?
春明?
“韩春明?”许大茂脱口而出道。
“叔叔,
你怎么知道我叫韩春明?”
嘿。
还真是。
得了,
这是大前门这块,
韩春明和苏萌,
可不就是这边的人吗?
韩春明可厉害着,
从小跟着师傅九门提督关老爷子学习鉴别古玩,
后来又通过收破烂淘到不少好东西。
哎。
这小子手里拿着的是一个双耳三足炉。
许大茂有慧眼如炬技能,
是可以识别任何朝代的古董文物。
韩春明手上现在拿着的就是宋代六大窑之一耀州窑烧制的青釉刻莲瓣卷草纹双耳三足炉。
说起北宋的瓷器,
很多人都知道哥窑,
汝窑,
定窑,
钧窑,
官窑称之为五大窑,
耀州窑却是可以和它们并称,
初烧青器,
仿汝而略逊……
耀州窑以刻花,
印花,
贴花为主,
刻划流丽,
印花精细致密,
而其他五大窑的瓷器更加素雅清淡。
对于韩春明叫叔叔,
许大茂属实是不乐意,
他才二十六岁,
又不像傻柱那么显老。
“我不但知道你叫韩春明,
我还知道你师傅关老爷子,
九门提督,
你手里这个东西,
能不能给我看看,
哥哥给你糖吃。”许大茂从口袋里拿出两颗奶糖,
说道。
对于许大茂伸出手给奶糖,
韩春明小眼神确实是很想要,
可还是警惕道:“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我不吃。”
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