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成带着李安康在车间里转了一圈,开始向他详细介绍工厂的基本状况。
轧钢厂内有锻工、钳工、轧钢工、车工等多个工种。
以及电工、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辅助工种。
其中,锻工和钳工的地位相对较高。
只要达到五级以上就可以收徒,厂里还会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
“师傅,我明白了!”
毕竟李安康曾经经历过高考那样的竞争,他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
钳工的工作包括錾削、锉削、锯切、划线、钻削、铰削、攻丝和套丝、刮削、研磨、矫正、弯曲和铆接等多种工艺。
是机械制造领域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
在五十年代,国内的机械加工,大多依靠人力加上简单的机械设备。
远未达到后世的半自动化操作水平,因此技术型工种尤其受到追捧。
“那你来试试看,这东西看着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可不那么简单!”
李明成并未多说什么,直接将位置让给了徒弟操作,他自己则在一旁仔细观察。
李安康先在脑海中模拟了一遍操作过程,确认无误后才动手实践。
虽然手法略显生涩,但他并没有犯错。
加工出来的成品也符合标准,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他第一天上手。
“不错,接下来两天你就专门做这个,一步一步来,不要急功近利!”
李明成对此非常满意,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当师傅的乐趣。
“好的,师傅!”
李安康看到自己没有出错,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接着开始加工下一个零件。
一个接一个,五个,十个……
李明成最初都会仔细检查每一个,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后,他对徒弟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李安康真是个宝啊!看来他也需要加倍努力。
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把自己的知识掏空,届时肯定会被那些工友们笑话。
整整一个上午,李安康都沉浸在工作中无法自拔。
直至喇叭中传来了洪亮的通知声,才让他回过神来。
“走,该去吃饭了,再晚些就得排队了!”
李明成走过来,拍了拍徒弟的肩膀,亲切地问。
“带饭盒了吗?如果没有,我去食堂帮你先借一个?”
“师傅,我带了!”
李安康赶忙从自己带来的布袋里取出铝制饭盒,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色物品。
无论是在职工食堂、大学校园,还是火车或长途汽车上。
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国民餐具。
这种日常生活中的铝制品,俗称为“钢精”。
家家户户的盆、热水壶、饭盒、铝锅都是由这种材料制成的。
各地区的热门品牌各有不同,比如“工农牌”、“玉鸟牌”、“海燕牌”等,这些都是无数人心中的回忆片段。
“哇,这么多人呐!”
尽管李安康和他的师父起得挺早,可食堂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还有不少人一路小跑地往这里赶。
“吃饭如果不积极,那思想就有问题啦!
不论做什么都不能拖沓,否则连热乎的屎都赶不上……”
这说法虽不太雅致,道理却没错。
李安康环顾排队的人群,大多数人穿着蓝灰两色的工作服,显得有些单调沉闷。
但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仿佛每个人都正在为了建设新的国家全力以赴。
轮到他打饭时,李安康将饭盒递给窗口的服务员,瞥了一眼橱窗内的菜肴:
“我要三个二合面馒头,一份熬白菜,还有一份炒萝卜。”
这里的馒头分为白面、二合面(白面加玉米面)、纯玉米面和窝窝头几种。
金黄色的玉米面馍口感较为粗硬,放上两天还容易开裂,的确不太好下咽。
但这,却是寻常百姓家常吃的主食之一。
至于窝窝头,则是由多种杂粮面制成。
包括玉米面、黄豆面、黑豆面和绿豆面,其粗糙程度并不逊于玉米面馍。
尽管这些饭菜的味道很一般,几乎没有什么油水。
但在许多人心目中,已是相当不错的伙食了。
李安康并未过分挑剔,忙碌了一个上午早已饥肠辘辘,于是便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
吃完饭再喝点食堂免费供应的汤水,原本瘪下去的肚子又重新鼓了起来。
“师父,我明天结婚,您一定要来参加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