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无巧不成书 (1/2)

“安康哥,该起床吃饭啦!”

在家里,秦淮茹身穿一件红色毛衣。

下装是一条朴实无华的黑色裤子,完美地展现了她修长的腿型。

那一头柔顺的秀发编成了麻花辫,挂在脑后,散发出一股清纯的气息。

“还是得说我媳妇儿,穿上这衣服真是好看呐。

天气渐渐暖和了,等周末咱们一起去逛逛吧。”

听到李安康对自己的赞美,秦淮茹的俏脸上洋溢着喜悦,毕竟女子为悦己者容。

“安康哥,不用了,我有衣服穿……那个,周末咱们能不能回家一趟啊?”

“没问题,肯定要回去看望咱爸妈的。”

李安康这才记起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的习俗,看见媳妇期盼的眼神,连忙应允下来。

秦淮茹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便离开了里屋。

李安康随后跟上,目光追随着妻子愈发迷人的身姿,不由得感到口干舌燥……

第二天,李安康正常上班。

李安康漫步在狭窄的小巷子里,一边品味着周围浓郁的乡土风情,还不时驻足观赏这个时代贴在墙上的大字报。

这些大字报,即将成为人人望而生畏的存在。

现在正值1951年,国家事务繁忙异常。

在国内,依然有许多敌特分子潜藏其中。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时代底下,暗藏着不为人知的汹涌暗流。

而在国外,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灭亡之心始终不死。

鸭绿江畔战火纷飞,抗美援朝战争将持续到1953年。

但对于像他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过好眼前的生活才是当务之急。

刚刚吃完饭,他摸了摸肚子,径直走向附近的包子铺。

“老板,来两个素包子。”

李安康的手在口袋里摸索着几分钱硬币,尽管面额不大,但在当时却有着相当强大的购买力。

换作后来的时代,就算是丢在地上,拾荒者恐怕都不会费心去捡。

那时候,1块钱可以买6斤盐、7斤酱油、1.5斤肉、5碗肉丝面或者10碗清汤面。

一碗阳春面只要8分钱,一碗加了油豆腐和菜叶的菜汤面则卖15分钱。

一根油条才4分钱,而且还足有半两重呢!

“好嘞!给您两个包子!”

包子用干荷叶裁剪成的袋子包裹着,堪称环保典范。

包子馅儿是素的,里面混入了一些豆腐渣,咬在口中弥漫出一股大豆的醇香。

看着旁边的人们在品尝豆汁——那种深受皇城根一带老人们喜爱的美食,李安康赶紧走开了。

他曾尝试过这东西,确实不是寻常人能轻易接受的味道。

它酸涩中带有臭豆腐般的臭味,颜色如同泔水一般,外乡人尝一口只怕都会忍不住吐出来。

轧钢厂的会议室里,众人正在讨论几天后即将进行的考核事宜。

无论是新老员工还是学徒工,都将参与到这场考核之中,尤其是对学徒工的考核尤为重视。

很快,这些人就会成长为厂里的中坚力量。

虽然五级以上技术等级的工人,非常重要。

但由于人数稀少,大部分日常工作,仍然需要依赖那些普通的工人。

“三天后全厂人员考核,优胜劣汰。

厂里成立考核小组,我担任组长,老杨你出任副组长。

另外挑选三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制定评判标准……”

娄至明名下的产业众多,轧钢厂只是其中之一。

他言简意赅地布置完任务后,便开始着手处理下一项工作。

“好的,娄董,待会我会将名单提交给您!”

杨爱国与李怀德都是轧钢厂的老员工,不过职责分工不同。

前者负责生产,后者则主管后勤保障。

听到娄至明的安排,李怀德眼中闪过一丝不满。

为什么要把这项重任,交给杨爱国?

明明他们是一批进厂的,自己却只能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

“杨爱国,用不了多久,我就会把你比下去!”

到了午餐时间,轧钢厂上空的广播喇叭,开始播放关于本次考核的相关内容。

原本排着队准备打饭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听完之后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嘿,时间挺紧张的,我这次搞不好能评上三级工!”

“得了吧,就你那水平,估计永远是千年老二。”

“唉,我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这辈子就这样了,回家我得催催我家孩子好好念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