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易中海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已经明显感觉到丰国勋心中对于一车间车间主任人选有了偏向。
“今天大家都在投票,大家选出的人,那就应该是最合适的吧。”
张元旭没敢把自己的意见说得过于肯定。
丰国勋的手劲挺大的。
他又走到车间的机械设备旁边。
话题转向了厂里的机器:
“如果我们工厂的机器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运转。”
“那么我们一个月能达到多少产值呢?”
张元旭只能根据现有数据回答:
“丰厂长,如果不考虑机器可能会发生的损坏。”
“我们厂一个月至少可以轧钢1000吨以上,但实际情况只能达到800吨。”
丰国勋刚从R国回来。
他对那边的轧钢厂技术产能印象深刻。
每月能生产大约万吨钢铁。
对比之下,他不禁疑惑国内与R国的差距是否真有那么大。
“有没有可能提升到每月两千吨以上呢?”
丰国勋向张元旭提出了这个要求。
张元旭连忙摇头,坚决不让这位新厂长产生脱离实际的想法。
“我们的机械设备产能达不到那个高度。”
“并且我们厂每年分配到的铁矿石也就刚刚超过一万吨。”
丰国勋心中已有打算,但他并不想告知张元旭。
他认为国内技术人员的眼光太过局限,缺乏雄心壮志。
而上级部门已经计划设定新的目标,准备启动全民炼钢运动。
若届时轧钢厂的产能跟不上。
新增的原钢无法有效转化为钢材,将会带来巨大损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