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梗看着眼前唯一的一辆牛车,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那就是估计他们是坐不成车了,大概率要步走到那个南山湾大队。
同时,他也确定了之前马大山这个公社副主任说的话,那就是南山湾大队的条件确实比不上已经走了的那两个大队。
这时,刘水生也是一脸不好意思的看着贾梗等人说道:“哎,各位知青同志,我们南山湾大队条件确实有点不好,比不上那两个大队,只有这么一头牛车。
大家可以将你们带的行李都放在牛车上,同时四位女同志也可以坐上去,至于俩位男同志,就麻烦辛苦你们一下了,从公社跟我们走着回大队了。”
说着刘水生这个大队长又把目光看向贾梗和王建军,继续笑道:“俩位知青同志也不需要太担心,我们大队离公社并不是很远,也就走两三个小时就到了。”
听到这话,贾梗很是无语,两三个小时的路程还不远?
不过,贾梗倒是也不反对刘水生的安排,毕竟现在的他可不是原主,经过系统改造的他可是充满力气,觉得别说是两三个小时了,就是走一天应该也能坚持下来。
想到这里,贾梗扭头看向王建军说道:“我是没意见,你能走的动么?”
见贾梗这么问自己,王建军立马就激动的开口道:“当然,你别小瞧我,我已经在外面跑一天也不觉得累,不就走到南山湾大队么?小菜一碟。”
刘水生听到俩人的对话,怕俩人反悔,忙竖着大拇指对着俩人道:“知青同志,你们都是好样的,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让女同志坐车,咱们男同志都走回去。”
说完,刘水生招呼一旁站在牛车前的年轻人道:“山子,愣着干啥,快帮知青同志放行李啊。”
“哎,好。”
见这个被叫做山子的男同志憨笑着应了声后就开始上前帮忙,贾梗和王建军也不再站着,也开始将所有人的行李往牛车上放。
很快,当行李都弄好好,周静秋四女就在刘水生的催促下坐在了行李上。
然后那个山子就在前面拉着牛绳牵着牛走了起来。
而贾梗和王建军俩人则跟着刘水生这个大队长走在牛车后面。
路上,刘水生询问了贾梗和王建军关于不少他们自身和城里的情况,也说了不少南山湾大队的情况。
聊的兴起时,刘水生还告诉俩人,南山湾大队为了欢迎他们这些知青的到来,不仅拨款给他们专门修建了四间房子,还准备了不少家具,保证他们住的舒服。
另外,刘水生也是说,等他们到了大队后,今天晚上,大队部的领导还会特意招待他们一顿,庆祝为他们的到来。
对此,别说是王建军了,就是贾梗都感觉有点受宠若惊。
看着眼神中充满希望,好像有了他们这些知青后南山湾大队的日子就会更加好过的刘水生,贾梗内心很是负责,有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好像要从心里涌现。
贾梗突然觉得,既然他难得来到这个年代,也成为了第一批下乡的知青,又面对着南山湾大队所有村民的无限期待,或许他不应该就这么在南山湾大队混日子,也不应该眼睁睁看着南山湾大队的所有村民慢慢对他们这些知青变得失望和抵触。
他应该试着做出一些改变,努力看看能不能真的带领着南山湾大队的村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有了这样的心思,贾梗就在脑海中开始回忆他上辈子看到和了解的关于农村如何致富的消息,盘算着有那些适合这个年代的致富方法能真正推行,还不给他惹来麻烦。
很显然,要想在这个年代既发家致富,又不被扣反革命的帽子,只能是以集体的名义发展集体经济。
而思考了好一会儿,贾梗心中有了些想法,却又不是很确定到底在这个年代行不行的通。
最终,为了自身安全考虑,贾梗打算等到了南山湾大队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接下来的发展,若是南山湾大队不适合发展集体经济的话,那他也只能选择随波逐流,不再幻想着做什么改变。
等默默在南山湾大队生活上几年,回了城后再开始“大展身手”。
刘水生可不知道因为他的表现而让一位有着后世记忆的“灵魂穿越者”动了发展一下南山湾大队的心思,不然,他肯定会为此乐坏的。
没多久,贾梗几人就走出了公社,踏上了一条没有人影的土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