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媒婆一旁看着,带着赞许的口吻说道:“贾大娘,您这儿子真是仪表堂堂,才华横溢啊。我听说他在钢厂的工作表现出色,不知他目前在厂里具体是做什么的?”
其实她早已了解贾东旭的工作情况,此番询问,不过是想让贾张氏再次夸耀一番。
贾张氏会心一笑,语带自豪地向东旭透露:“我儿子在红星轧钢厂担任一级钳工,每月的收入相当可观。我们所住的这套房子也是我们家的产业,目前只有我和东旭居住。将来马玲嫁过来,我还能帮忙照看孩子。”她补充道。
马玲听后,心中满意度提升。
“这房子是你们自己的?”马玲确认道。
“是的,现在只有我们两人住,等你嫁过来,家里也不过三个人。”贾张氏乐呵呵地说。
马玲对此已知悉,但再次听闻,心中依然感到欣慰。
与其他相亲对象的家境相比,贾家显然更为优渥,不仅住房条件好,而且人口稀少,她若嫁入,生活想必会更加舒适。
只是一想到苏鸿宇,她又犹豫了。
这时,王媒婆的一番话点醒了迷茫的她:
“小玲啊,我明白你在想什么。是不是觉得刚才那个男人特别帅?但帅不能填饱肚子,工作和房子才是生活的基石,你说是吧?”
马玲认同地点头,除了王媒婆提到的理由,她还有个不能忽视的事实——她怀孕了。
考虑到肚子里的孩子,贾东旭的条件已足够让她满意。
她安慰自己,如果和贾东旭生活得舒适,也未必不可继续。
马玲态度的转变,让王媒婆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若一切顺利,那二十五元即将稳稳入手。
马玲请求她物色相亲对象,承诺事成则有二十五元相赠,这笔钱可不是一笔小钱。
要知道,贾张氏给她的不过区区五元。
与马玲交谈过后,王媒婆又悄悄把贾东旭拉到一边,轻声细语:
“东旭啊,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贾东旭听得心里美滋滋的,任谁被赞聪明都会感到高兴。
“你注意到没?我带来的这个姑娘,容貌出众,姿色非凡。
而且身材丰满,生育能力强,娶回家必定能为你们家添丁进口,说不定四五个都没问题。
我看那姑娘对你也有意思,你呢?你怎么想?”
“我、我觉得还行。”
贾东旭的回答留有余地,并不十分确定。
“什么叫还行?你得有个明确的态度。
告诉你,小玲是个孤儿,父母都已过世。
她对我说过,只要相互喜欢,彩礼什么的都不重要。”
“竟然不要彩礼?”贾东旭稍感惊讶,心中盘算着这能为他节省不少开支。
“没错,她亲口对我说,只要双方情投意合,彩礼就免了。
而且,她承诺还会带来一份嫁妆。
虽然嫁妆不算丰厚,但也绝对不是小数目,那可是她家多年的积蓄。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她向我保证,婚后不会资助她那些村里的穷亲戚。
她表示家里在村里已无太多亲朋好友,所以不打算举办酒席。
这样实在的媳妇儿,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你可要珍惜这个机会!”
王媒婆滔滔不绝。
贾东旭听后频频点头,内心已经倾向于接受这个提议。
他开始重新审视马玲,觉得如果和她结婚,自己未付彩礼的事情传出去,将是极大的颜面。
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他胜过苏鸿宇。
他可是听说苏鸿宇为了结婚,可是没少彩礼。
“好了,你们俩就好好聊聊吧。贾张氏,咱们去旁边私聊一下?”
王媒婆转而向贾张氏提出邀请。
“好的,我们去旁边说说话。”
贾张氏心情愉快地起身离座。
两人走出房间,寻了个清静角落,开始她们的私聊。
“姐姐,我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马玲告诉我,只要找到合适的人,她是不会要求彩礼的。”
事实上,马玲早先便提出过不收彩礼的观点,但面对贾张氏的探询,她并未明确予以肯定。
如今媒婆决定如实相告,意在给贾张氏一个意外的惊喜。
“竟然不要彩礼!”贾张氏眼前一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正是,只要情投意合,彩礼便无关紧要。”
“而且她孤身一人,既无父母牵挂,也鲜少与村里人交往,婚后自然不必为此等琐事烦心,也就是说,不用担心女方那边需要有长辈赡养,这样两口子以后结婚了,压力可就小了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