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章 阎家老宅,现状 (1/2)

阎家的老宅是一座用泥砖瓦房盖成的房子,地方不大,进门左侧是饭厅,饭厅对面是第一间房。

饭厅后面是天井,天井旁一条小道联通着三个房间。

虽然阎埠贵多年没回来了,但隔几年都会给点钱让隔壁屋的亲戚帮忙修缮一下,以免阎家老屋塌了。

所以阎家老屋这会儿除了脏了点,其他的没啥毛病。

“哎呦喂,贵子啊,你都多少年没回来了?”

“贵子,瑞华,还记得我不?”

“哎呀,贵哥!你在城里这么些年过得咋样啊?”

“过得肯定不错的嘛,你瞅瞅他一家人,个个面色红润的。”

“……”得知阎家人回来了,村儿里七大姑八大姨的纷纷凑过来打招呼或者套近乎。

别看阎埠贵在四合院里被称为老西儿,其实他可是村儿里正儿八经的第一个高中生呢。

那个年代的高中生含金量很高,就和当代的大学生一样,出来包分配工作,有关系的甚至直接就是干部编制。

可以这样说,当代如果有朋友圈,那么大学生之间的朋友圈就是高质量中的高质量。

而到了现代,大学生已经不值钱了,只能说时代在发展。

阎埠贵就是不想过苦日子了,这才选择搬离三元村,住进了帝都城。

对于亲戚们的询问,阎埠贵夫妇笑呵呵的解释了起来。

得知阎家的大儿子在某大机械厂上班,二儿子在第三轧钢厂当食堂副主任,自己还是学校的老师,亲戚们连连惊呼,直夸阎埠贵不愧是村儿里的文化人,生出来的孩子就是有出息啊。

三大妈被夸的很高兴,赶紧将从城里带回来的零食瓜果拿出来请亲戚们吃,再次引起众人的艳羡和羡慕。

这些零食瓜果其实不是多贵的东西,就是一些芝麻糖,水果糖,花生瓜子之类的,但对三元村的亲戚而言也是很难吃到的。

阎解文被诸多亲戚讨论的头皮发麻,其中还有介绍媳妇的,我去,他找准时机迅速遛出了门外。

阎家老屋就地理位置而言还是不错的,处于半山腰,能清楚的看到几乎整个三元村的村貌。

三元村三面环山,只有一处通往外界的道路。

道路旁是一条小溪,将三元村的村户分割成东边和西边,阎家老屋就在西边的位置。

出了老屋,寒冷的微风吹来,让阎解文觉得提神醒脑。

掏出烟盒,阎解文点了根烟,再深深的吐出。

这时,几个年纪和阎解文差不多的年轻人犹犹豫豫的靠了过来,一副想过来又不太敢的样子。

这几个都是亲戚家的孩子,按辈分和阎解文是同一辈的。

阎解文笑了笑,荡了荡手中的烟盒,主动打招呼道:“几位兄弟,抽烟吗?”

一看阎解文主动打招呼,几个兄弟连忙跑了过来。

“谢谢文哥!”

“谢谢表哥!”

“谢了啊,老弟。”

“……”几人小心翼翼的拿着烟仔细看了看,好像在看什么稀世珍宝一样。

这烟还真挺贵,是马大爷送的特供华子,普通的华子都要两块五一包,整个帝都确实没几个普通人抽的起。

阎解文帮他们点上,几兄弟顿时吞云吐雾起来。

嚯,这烟抽的好香好淳啊,难道这就是城里人抽的烟吗?

“你们都叫什么名字?”阎解文吐出一口烟后看着几人问道。

一个面相憨厚,留着平头的青年回道:“表哥,我叫阎解英。”

“解文弟弟,俺叫阎解福。”

“哥,我叫玉强。”

“……”几人纷纷介绍自己,看来基本上都是解字辈的。

阎解文看向那个叫玉强的青年,好奇的问道:“你不姓阎吗?”

“哥,我不姓阎,我是八年前逃荒逃来咱们村儿的,全名叫姓玉强。”玉强一脸老实的解释道。

“姓玉…什么玩意儿?咳咳,这名儿霸道啊。”阎解文嘴角抽搐,无言以对。

居然是女字旁的姓,听说带女字的姓都挺吊的,像什么嬴啊,姬啊,姚啊,姜啊等等的。

阎解文和几人聊了聊,知道了不少村儿里的情况。

这些都是年轻人,他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到了他们这一代也是一样。

没读过什么书,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见识,从小就跟着父母下地劳作,如果不做出什么改变,这辈子可能就定死在三元村了。

所以说读书改变命运是绝对没错的,至少在千禧年前还是一句至理名言。

就像阎埠贵,靠着高中毕业分配的工作,将全家都带到了帝都,免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160章 阎家老宅,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