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陈安和做完最后一张试卷之后,褚校长立马就将全部试卷给夺了过来。
随后拿起笔,开始批判评分。
除去体育现在无法评判之外,剩下的七门课程总分加起来达到了689分。
这已经是一个极高的分数了。
以这个成绩,考上中专或者高中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好,好,好。”
“没想到安和你居然能自学成才到这种地步,红星学校欢迎你的加入。”
褚校长笑着站起身,朝着陈安和伸出了手。
即使现在的陈安和没有易中海这一层背景在,褚校长也会让他入学。
在人类的历史上,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朝代,天才向来都是有特权的。
以陈安和的水平,只要加以引导,以后定能有所作为,成为国之栋梁。
“谢谢褚校长。”陈安和感谢道。
“不用客气,都是你自己争取来的。”褚校长笑了笑,随后看向易中海说道:“易师傅,感谢您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这话其实说的并不夸张。
这时期的中专生都是当做国家干部来培养的。
只要除了校门,就是干部编制。
而陈安和现在就已经达到了中专线上,只要他想要考中专,那就一定能考上。
他现在也算得上一个预备役的干部了。
易中海此时十分的兴奋,陈安和实在太给他长脸了。
难怪刘海中一直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大儿子,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校长您客气了,都是安和自己努力。”易中海欣慰的说道。
“安和确实是很有天赋。”褚校长点点头,随后看向陈安和询问道:“安和,你打算明年中考准备考高中还是中专?”
陈安和没有犹豫的说道:“我想要考中专。”
褚校长点点头,“以你的成绩,明年一定可以考上中专的,有所青睐的院校吗?”
听到这话,陈安和陷入了思考。
现在这个时期,其实京城有不少的中专院校。
这些中专都是归属政府部门主管的。
有部级主管的,也有市级主管。
部级所主管的,有京城电力学校,归电力部管;京城邮电工业学校,归邮电部管;
市级部所主管的,有京城卫生学院;京城工业学校等等。
两者其实没有谁级别高谁级别低,最大的不同是归部级管辖的学校,毕业生都是要全国分配的。
运气好的话可以留在京城,或者魔都等大城市,运气不好的话,那分配到哪个城市就说不定了。
而市级管辖的学校,是所属京城市的,自然没有全国分配的问题。
陈安和是不打算离开京城的,所以部级所管辖的学校他就不考虑了。
而前世陈安和学习的是有关机械方面的内容,这一世也准备走与之有关的路线发展。
也就是朝着工业方向发展。
这样一来,京城工业学院是他最好的选择了。
京城工业学院这所学校其实在1907年的时候就成立了。
50年的时候改名为京城工业学院,专攻机械,钢铁,汽修等等工业科目。
在52年的时候,学校迁移至三里屯,将土木科调出,成立建筑工程学院(京城建筑大学的前身)。
在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分配到了京城的各大工业大厂。
例如石景山钢铁厂,第一汽车附件厂,京城第一机床厂等等重要部门。
以后世的说法就是,你一毕业,就能分配到首钢集团,北汽集团等等之类的公司,还是以领导干部的身份。
陈安和没打算去第三轧钢厂。
平心而论,轧钢厂实在没啥前途。
第三轧钢厂的规模是不错,但是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上,还真的排不上什么号。
陈安和的主要目标还是钢铁厂或者是汽车配件厂。
后世的大型钢铁厂,哪一个没有属于自己的轧钢厂。
那些独立的轧钢厂基本都被钢铁厂给吞并了。
不说后世,就是现在也有轧钢厂被钢铁厂吞并,像是西北钢铁厂,在34年的时候,就吞并了原第一轧钢厂,转变成辗钢部。
在52年的时候,又将原第二轧钢厂吞并,转变为薄板部。
如果陈安和能入驻石景山钢铁厂,那等到改革开放后,他完全能够吞并掉第三轧钢厂,到时候直接从原料入厂,不管是钢铁材料,还是完整的制品他都能一手包办。
至于能不能在钢铁厂站稳脚跟,陈安和有这个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