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兄妹俩来到供销社,买了二十斤白面,二十斤玉米面。
白面一毛七一斤,玉米面九分钱一斤。
买足了粮食,还剩很多钱。
路过菜市场,李建国又买了二斤五花肉。
猪肉是八毛一斤,二斤一块六。
这个年代的物价,实在很感人。
李龙钓了十几分钟鱼,卖了一百二十块钱。
给一家三口人,每人买了新衣服新鞋子,买足了粮食,买了二斤五花肉,居然还有剩余。
兄妹俩有说有笑,满载而归。
回到大院。
阎埠贵咂舌问道:“李建国,你日子不过了?怎么买这么多东西?还买了新衣服和五花肉。”
“你今天运气好,钓上来那么多鱼,买了一百二十块钱。”
“你不可能运气一直都那么好的,这钱得节省着点儿花。”
李建国道:“感谢三大爷关心,我自己个挣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你没听说吗,连咱们国家都提倡,新人新事新国家,自己赚钱自己花。”
“我这是响应国家号召。”
李建国背着粮食,带着半夏,进了大院。
三大妈问道:“老阎,这李建国他哪里弄来那么多钱?”
“光他跟李半夏,他们两人身上穿的新衣服,都得好几十块钱。”
阎埠贵酸溜溜说道:“还不是李建国,今天走了狗屎运,在冰窟窿里钓鱼,竟让他钓上来四十条大鲤鱼。”
“卖给街道办王主任,一下卖了一百二十块钱。”
三大妈惊了:“我的老天爷!”
“李建国这么会钓鱼吗?老阎,你咋回事儿?”
“人家李建国钓一次鱼,就卖了一百多块钱。”
“你可是天天去钓鱼,你这些年钓上来的鱼,加在一起,也卖不了一百块钱吧?”
阎埠贵哭丧着脸说道:“我靠着钓鱼,要是能卖一百块钱,我还上班干什么?我直接就长湖边上,天天钓,夜夜钓。”
“要不怎么就说,李建国走了狗屎运,他今天钓鱼运气太好了。”
李建国兄妹来到中院。
秦淮茹吃惊的望着两兄妹。
她惊声问道:“李建国,李半夏,你们买新衣服了?”
李建国看都没看秦淮茹一眼,背着面口袋就往后院走。
李半夏轻蔑笑道:“不止我跟我哥买新衣服了,我们还给我妈也没新衣服了。”
“秦淮茹,你嫁给贾东旭也有日子了,贾东旭可曾给你买过新衣服?”
“你呀,就羡慕去吧。”
秦淮茹脸色惨变。
李半夏这几句话,可谓是刀刀诛心。
她嫁给贾东旭,孩子都怀上了。
可贾东从没给她买过,哪怕是一件新衣服。
甚至就连她现在怀着孩子,在贾家还经常饿肚子。
今天,李建国兄妹满载而归,还都买了新衣服。
可把秦淮茹羡慕坏了。
目送李建国兄妹进了后院。
秦淮茹心中暗道:“嘚瑟什么?不就是靠着运气,挣了俩钱。”
“你哥李建国,他有工作吗?”
“他连个工作都没有,就算他穿上新衣服,也是个无业游民。”
“他拿什么跟我家东旭比?”
贾张氏骂骂咧咧:“天煞的李建国,他怎么就没死呢?”
“他花那么多钱,又是买新衣服,又是买了那么多白面,他也不分给咱家一些,不知道咱家日子过得困难吗?”
“他的良心简直坏透了,他的钱绝对不干净。”
贾东旭说道:“妈,您小点儿声。”
“我可听三大爷说,李建国今天钓了很多大鲤鱼,卖给了街道办王主任。”
“您吵吵嚷嚷,说李建国的钱不干净,那不是在诋毁王主任?”
“小心让有心人据报到王主任那里,王主任找咱家麻烦。”
贾张氏吓得一缩脖子,赶紧闭嘴,不骂了。
后院,易中海还不知道,李龙已经醒了。
他从聋老太太屋里出来,来到李家门外,推门而入。
赵蕙兰怒道:“易中海,你干什么?不知道敲门吗?”
易中海道:“走路太急,忘了敲门了。”
“对了,赵蕙兰,李建国还没醒吧?我看差不多没救了。”
“你赶紧给李建国准备准备后事,把你家房子腾出一间来,借给聋老太太住。”
“老李走了,李建国也没了,就剩你们娘俩了,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