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扫盲班 (1/2)

大家互相介绍一下,然后各自忙着手中的工作。

“桂兰,我们这里由于是社会福利性质,基本上没有工资,不过管饭,如果有剩余的,可以带回家一些。”

孙桂兰没有考虑过工资,但是听到管饭还是非常开心,她自己舍不得吃,但是两个孩子可以吃到,缓解家庭生活,剩下来的钱给宋晓文买营养品。

“没事的,大姐,能有一份工作已经很好了,我先去忙了。”

孙桂兰将洗好的衣服晾晒起来。

她又向工作人员要来需要缝补的衣服,熟练的给缝补起来。

救助站里面的一些大妈们都坐在一块聊天,看着孙桂兰的手艺。

“桂兰的缝补就是好,你看这针眼。”

“不止如此,就她这样的手艺,还非常结实”

“是啊!她缝的还快,这么一大堆,就这一会儿功夫,就快缝完了。”

孙桂兰这一上午就没有歇着,快做饭的时候,她还帮着厨师洗菜呢。

帮着大家给救助人员打完饭,吴大姐递给她一个饭盒。

“桂兰,这是剩菜,你拿着吃。”

孙桂兰接过饭盒。

“吴大姐,谢谢你。”孙桂兰高兴地连连感谢:“吴大姐,我可以拿回家吃吗?”

吴大姐明白她的意思,反正下午也没有什么事情。

“桂兰,咱们这里没什么规定,下午没有事情,你可以拿回家吃。”又从兜里拿出一块大白兔奶糖。

“桂兰,这是给孩子的,你拿去给孩子吃。”

孙桂兰赶紧推脱,她虽然没有吃过,但是知道很贵,大白兔奶糖由于高品质和受欢迎程度,是奢侈品,普通人日常难以购买。

孙桂兰拿着饭盒匆匆走了,现在已经很满足,有这个饭盒就可以让家里剩一天粮食,这多亏王主任和吴大姐的帮助,如果再收下奶糖,就显得不会做人了。

“桂兰,等等我。”

孙桂兰转头看到是居委会的大娘,就说:“大娘,我回家呢,你有事?”

居委会大娘迈着小脚,来到她身边。

“我也回家,跟你顺路,我咱们一个胡同,我住在91号。”

居委会大娘跟孙桂兰一路走一路聊。

“桂兰,听说你收养一个弃婴。”

“是的,大娘,王主任给取名字叫宋晓文,而且可以上户口呢。”

孙桂兰心里高兴,有了宋晓文,她就有希望。

“那你有没有想过找个稳定的工作?”

孙桂兰不解,现在她就有工作了。

“我说的是你应该想想未来,咱们救助站也是不错,可是毕竟没有工资,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自愿帮忙的,等以后救助站不干了,你怎么办?怎么养孩子?”

孙桂兰以前没有出来过,不了解工作怎么办,所以就问大娘。

“工作都是街道办安排的,优先紧着有文化的人,你认识字吗?”

孙桂兰摇摇头,她大字不识一个,就没有上过学,丈夫在世的时候,他认识字,女儿的名字都是丈夫取得。

大娘说道:“你要想得到工作,认识字最好。”

“可是我都那么大了,上学都晚了,那该怎么办?”

“学习认字不关乎年龄,你不知道,咱们新国家成立,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且还开办扫盲班,咱们百姓翻身了,各个工作岗位都需要人才,所以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因此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扫盲班还开办夜班,推行速成识字法,咱们白天不耽误干活,多好的机会。”

孙桂兰听到这样子,就心里打算好好考虑。

孙桂兰回到家,打开饭盒,看到里面满满的饭菜。

“妈妈,这是拿回来的饭菜吗?”她经常看见傻柱带着饭盒回来,不过一次都没有吃到过,她非常羡慕。

今天妈妈也往家里拿饭盒,非常高兴。

“对啊!不过咱们不吃,把这饭菜打成糊糊,给弟弟吃怎么样?”

“好啊!这给弟弟吃,让弟弟快快长大。”

她虽然很想吃,但是知道要把最好的让给弟弟,弟弟还小,需要营养。

孙桂兰将菜拿出一点,又加点米使劲煮,等菜彻底煮烂后,就盛出来冷着,然后在锅里蒸两个窝头,这是自己和女儿的午餐。

她试着温度合适,就端着小碗一口一口喂给宋晓文。

“妈妈,我今天给弟弟换尿布了,还给洗干净。”

宋建红满脸高兴,觉得给弟弟洗尿布很幸福。

宋晓文喝了几口,就吃不下,随后指指妈妈和姐姐。

“你是让妈妈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