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徐慧珍安心 (1/2)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定息制度,即按合营时的资本家股份资产,由国家在一定年限内,每年付给资本家一般为资产总额百分之五的利息,同时对资方从业人员保留高薪,“赎买政策”的实行,不但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通过公私合营,私营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政府拥有更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更广泛的资源网络,这有助于私营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徐慧珍眼睛瞪大,没想到一个小孩子竟然能懂得公私合营模式,对于宋晓文不再小看,而是平等面对,这或者就是说书人常说的生而知之吧。

“那我这小酒馆是不是要参加公私合营?”徐慧珍问道。

宋晓文点头。

“这是必然的趋势,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最后都得参加,公私合营对于私营企业不仅体现在资金与资源获取,而且国家在推动公私合营时,通常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如税收和贷款优惠,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还有风险降低,你想一想,公私合营分散了风险,减轻财政压力,那么政府是不是也承担一部分风险,你的压力也减少了呢?”

徐慧珍一点就通,而且还想到参加公私合营还能彰显实力与信誉,这样就能提高社会认可度,不过她一个人习惯了,如果多一个人做经理,还是公方经理,她的话语权就相对减少,她非常不甘心。

“一个小酒馆,两个经理该怎么解决?”

宋晓文知道徐慧珍的意思,她怕公方经理时外行指导内行,就像范金有一样,不过也是范金有的缘故,他将小酒馆扩大了不止一倍。

宋晓文不想范金有当公方经理,脑海中想起蔡全无,说起蔡全无,他就纳闷,蔡全无与傻柱的样貌差不多,他没有见过何大清,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四合院见过蔡全无两面,不过都没有与傻柱何大清联系起来,可能还是有差别的。

“蔡全无啊。”

徐慧珍不明白,怎么和蔡全无联系起来了?

“你只要把蔡全无弄成公方经理就行了。”

“可是公方经理都是街道指派?再说蔡全无一个蹬三轮的,没有文化。”

宋晓文笑着说:“他可是初中毕业,你说呢?”

徐慧珍不可思议,没想到一个窝脖儿是初中毕业,这可是够低调的,不过这就好办了,她还是有些办法的。

宋晓文想到剧情里面的场景:“徐姨,要做就做第一。”

他知道徐慧珍和陈雪茹在竞争,这句话也是刺激她。

徐慧珍点头同意,而且她还要悄咪的进行,这几天就搞定,不过看着宋晓文,就说:“晓文,没想到你眼光那么厉害,长大一定有出息,以后有问题,我就找你。”

她决定以后要好好和宋晓文打好关系,看到两个孩子身上的衣服,她暗自想到:过几天去找宋晓文,带点布料和衣服。

宋晓文没想到给自己找个麻烦,他就是想还一个人情而已,毕竟按照剧情发展,徐慧珍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就是顺水推舟,趁着剧情没有开展的时候,用已知还掉人情,省得还要妈妈惦记。

不过想到自己还小,与徐慧珍打好交道,可能会有帮助,也是点头同意。

觉得时间差不多,妈妈要回家了,所以就起身告辞,拉着姐姐往家赶去。

救助站因为今天是大年初一,吴大姐特意安排工作人员买回几十斤猪肉,让大家开开荤。

虽然不多,每个人只能吃到两片,但是对于温饱都是问题的人来说,这已经是相当奢侈了,每个人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

孙桂兰的饭盒也有两片肉,肉很小,这都是救助站剩下的,她很高兴,孩子终于可以吃到肉了,过年包饺子也有肉,不过都看不见,这次能让孩子尝尝肉味。

她走到四合院,看见王主任也在,她上前打招呼:“王主任过年好。”她本想早上去给王主任拜年的,不过家里没有拿出手的东西,不好意思去,她想感谢王主任给她送那么好的孩子。

“桂兰过年好,正好你先回去,一会儿咱们开会。”

孙桂兰点头,转身回家,不过推开门,两个孩子都不在,她慌张了,厨房也寻找一遍,就是不见人,两个孩子都知道她什么时候下班,所以就在家早早等着,这突然不在家,她非常担心。

连忙跑到王主任面前:“王主任,孩子不见了。”她急的都快哭了。

王主任一听,也着急起来,现在拐孩子的特别多,万一碰见就坏了。

王主任连忙让四合院里的人寻找,犄角旮旯都不放过,这些人虽然不愿意,毕竟是弃婴和赔钱货,没有饿死就是老天保佑,丢了正好,但是王主任亲自监督,都不敢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