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军他们村,没享受过特批磷肥这待遇,
所以他们村的有闺女的,拼了命也要把闺女嫁到隔壁有关系的村,甚至不怕对方死过老婆。
有没有关系,能不能弄到化肥,亩产就能差一倍,闹着玩呢。
幸亏有栗子这个上古特产,才不算太穷,
郑卫军说,去年收成好,10工分能值3毛5。
郑卫军这样的山区四口之家,一对男女壮劳力加两个儿子,一年大概能挣9000工分,折合320块钱。
但这俩儿子吃饭可不少吃,所以向生产队要了4份标准口粮,
标准口粮,中常年份三百六,当时有句顺口溜,叫够不够,三百六,不够队里开会再研究。好年份三百八,差点的三百四。
反正多吃少吃二十斤,扣掉的钱也得相应增加减少。
队里算完,口粮要扣下160块钱,全家最后分红是160块钱。
听着是不少,但从穿衣到交学费买自行车,再到盖房娶媳妇,只要村里没法生产的,全家所有费用,都得从这160块钱里头出。
所以他们一听一个月刘光福给40块钱工资,简直乐疯了,干劲十足。
刘光福带他们到轧钢厂食堂,这仨人一顿能吃五斤馒头
郑卫军他们村农闲的时候还修路,山区公路都是每村各包一段,挑选精壮劳动力去干活,除了北方上冻那些日子,总有活干的。
现在路都没法修了,昨天实在闲不住,进山看看还有没有剩下过季的板栗,居然被困住了。
刘光福:“你们几个会修路?”
郑卫军:“会啊,我们山上修路七八年,每年都要打眼放炮,我从小,就吊在岩壁上打眼呢!成箱成箱的,一点上就天崩地裂,比你们城里春节放炮热闹多了!”
刘光福:“靠,放炮都会?好,你们这么能干,真是天助我也,老子以后也承包个山区筑路工程去!”
郑卫军:“……”
刘光福乐着道:“知不知道跟我混,有什么好处?你们有没有青梅竹马的?想不想娶媳妇?肯定让你一到岁数就娶上你中意的!”
郑卫军低着头:“长得好看的肯定嫁邻村,人家村里有钱,给她出高中学费。”
刘光福:“哎呀,我草,说道伤心处了,卫军都说不下去了,卫红,学农,你们俩呢?”
卫红、学农几乎眼泪汪汪:“我们邻居5岁时候就收了聘礼,跟邻村订娃娃亲了,想有什么用?”
刘光福一拍桌子:“我草,都是这么苦大仇深的?太好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记住今天卑微的时候!”
郑卫军:“没事,我们是穷光荣,不敢多想。”
不过他嘴上虽然这么说,这一句话却重重锤在他的心头。
刘光福一拍桌子道:“记住了,钱以后就是尊严,就代表女人!告诉你们,你们今后只要死心塌地跟着我,保证你们每人都能娶上跟邓丽君那么漂亮的,哈哈哈哈!”
郑卫军仨人一拥而上,捂住刘光福的嘴:
“我草,刘叔,您没喝多吧!邓丽君能是咱们想的?”
“叔您也太惊世骇俗了,咱们这么嚣张,会被枪毙的!”
刘光福摆摆手:“别叫叔,我这么玉树临风,不但你没老婆,我特么也还没老婆,怎么当叔?没人时候叫我刘哥,出去之后,叫我刘司令!刘司令带着你们……走四方!”
“走四方,路迢迢,水茫茫,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
“看斜阳,落下去又回来,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
“票子,车子,房子,女人,到时候大大的有!”
郑卫军几人快疯了,接受不了这领导风格,刚才在向阳院里不挺正经的,就是正道的光,怎么现在变成这样!
不过你别说,这歌,唱的是真不错!
刘光福跟他们扯了一阵,也不送他们进轧钢厂宿舍,道:“你们住处就在仓库区家属院平房三排8号,快去吧。”
郑卫军也不多问,鼻子下面有嘴,省的叫领导瞧不起。
“哥,那我们走了,明天你甭来,我们每天把钱和账本给你送办公室,再把煤自己拉过去,行吧?”
刘光福满意,都不用自己吩咐,太省心了。
这会儿跟后来不一样,就是得能混,好听叫干脆,不讲细节,难听就是大忽悠。
后来好多8090年代被淘汰掉的,没混出来的老混混,靠这忽悠功夫,坚持到2000年后创业,居然也发达起来了。
刘光福也不会在意,时间长了,账面肯定对不上,不过账差不多就得了,傻柱不偷,五谷不收的道理他还懂。
受教育这么多年,他要找的不是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