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危机升级,线索交织 (1/2)

京城中,萧逸派出的奸细成功混入了重建队伍。这些人表面上勤勤恳恳地工作,暗地里却在寻找机会破坏。他们趁着夜色,偷偷损毁关键的建筑工具,还在即将搭建的房屋结构上动手脚,导致多起小型坍塌事故。百姓们人心惶惶,重建工作的进度再次大幅放缓。

苏瑶和林羽等人很快察觉到了异样。林羽在检查一处坍塌现场时,发现了工具上有被人为破坏的痕迹,那些划痕明显是蓄意而为。他立刻将这个发现告诉了苏瑶:“苏姑娘,看来我们内部真的混入了奸细,这些工具的损坏绝非偶然,一定是萧逸他们的阴谋。”

苏瑶面色凝重,点了点头:“看来我们之前的担心成真了,必须尽快揪出这些奸细,否则重建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于是,他们开始不动声色地留意重建队伍中的每一个人,试图找出那些可疑的奸细。

与此同时,柳嫣也在加紧调查萧逸的罪行。她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个曾经与萧逸手下有过接触的人。在柳嫣的软硬兼施下,这个人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萧逸曾在一个废弃的宅院里与赵康党羽进行过多次密会,那里可能藏有重要的证据。柳嫣兴奋不已,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苏瑶和林羽。

“太好了,这或许是我们找到证据的关键!”柳嫣激动地说道。

苏瑶沉思片刻:“虽然这是个重要线索,但那里肯定有萧逸的人把守,我们不能贸然行动,得从长计议。”

而在边疆,苏轼在截断敌军粮草运输队后,敌军恼羞成怒,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苏轼带领着士兵们顽强抵抗,可敌军人数众多,形势愈发危急。

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苏轼意外发现敌军中有一个将领的服饰和武器上都带有与京城神秘组织相似的标记。他心中一惊,意识到京城的阴谋与这场边疆战事的联系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紧密。他想:“难道京城的势力与敌军勾结,企图里应外合?”这个想法让苏轼心急如焚,他更加坚定了尽快解决边疆战事、赶回京城的决心。

为了应对敌军的猛烈进攻,苏轼决定改变战术。他让一部分士兵佯装撤退,引诱敌军深入,然后在山谷中设下埋伏。敌军果然中计,当他们进入山谷后,苏轼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士兵们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终于击退了敌军,暂时稳住了战局。

然而,苏轼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敌军肯定还会卷土重来。他在战场上仔细搜寻,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那个神秘组织的线索。终于,他在一个敌军将领的尸体上发现了一封密信,信中提到了京城的一些行动计划,虽然内容隐晦,但苏轼敏锐地察觉到,京城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苏轼立刻召集副将,商议如何尽快结束战争:“这封信表明京城的情况十分危急,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边疆战事,赶回京城。”

副将皱着眉头:“将军,敌军虽然暂时受挫,但实力仍在,我们想要速战速决,恐怕不容易。”

苏轼沉思片刻:“我有一个计划,我们可以利用敌军急于复仇的心理,再次设下陷阱,引他们主力倾巢而出,然后一举摧毁他们的指挥中心。”

副将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将军此计甚妙,只是风险不小。”

苏轼坚定地说:“为了京城的安危,再大的风险我们也得冒!”

京城这边,苏瑶、林羽、柳嫣和赵轩等人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在深夜潜入那个废弃的宅院。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带着武器和工具,小心翼翼地朝着宅院靠近。当他们来到宅院外时,发现周围戒备森严,到处都是萧逸的手下。

柳嫣握紧了手中的匕首,低声咒骂道:“这些家伙防守得还挺严密,看来里面肯定有猫腻。”

苏瑶轻声提醒:“大家小心行事,千万不要打草惊蛇。”

就在他们准备寻找机会潜入时,林羽突然拉住苏瑶,小声说道:“苏姑娘,我觉得我们得再考虑一下,这么多人一起进去,目标太大,很容易被发现。要不我和你先悄悄摸进去探探路,柳姑娘和赵郎中在外围接应?”

柳嫣一听,立刻反对:“不行!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个线索,怎么能在外围干等着?我一定要进去!”

赵轩也有些犹豫:“可是林公子说得也有道理,人多确实容易暴露。”

四人瞬间陷入了僵持,气氛有些紧张。苏瑶深吸一口气,冷静地说道:“大家先别吵,都有道理。这样吧,我和林公子先悄悄潜入,摸清里面的情况。柳姑娘,你和赵郎中在外面随时准备接应,一旦有危险,我们立刻发出信号。”

众人这才点头同意。苏瑶和林羽猫着腰,利用夜色的掩护,小心翼翼地朝着宅院围墙靠近。就在他们准备翻墙而入时,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两人立刻停下动作,躲在阴影里。只见几个巡逻的守卫提着灯笼走了过来,灯光在黑暗中摇曳。

苏瑶心跳加速,紧张地屏住呼吸,下意识地抓住了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