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迷雾渐浓,暗流涌动 (1/3)

苏瑶仍昏迷不醒,躺在张大人府上的床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微弱的呼吸牵动着苏轼和林羽的心。苏轼坐在床边,紧紧握着苏瑶的手,目光一刻也未曾离开她的脸庞,眼神中满是自责与担忧。林羽则在一旁,眉头紧锁,不时地望向苏瑶,内心同样充满了愧疚和焦虑。

“苏瑶,你快醒醒,我们还需要你,京城也需要你。”苏轼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仿佛这样就能唤醒沉睡的苏瑶。

林羽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房间里压抑的寂静:“苏轼,我们不能干等着,得继续想办法阻止神秘组织。距离朝会只剩两天,时间紧迫。”

苏轼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你说得对,苏瑶醒来后,若是发现我们毫无进展,定会失望。”

两人决定从文件上的金色标记入手,他们四处走访京城中见多识广的老者和学识渊博的学者,试图揭开这个神秘标记的来历。然而,一连询问了数人,都无人知晓。

直到他们找到了一位隐居在城郊的老学究。老学究看着那标记,沉思良久后,缓缓说道:“这标记,似曾相识,听闻多年前,有一个神秘家族,他们行事隐秘,势力庞大,虽不知其具体所为,但江湖上流传着他们的一些传闻,这标记或许与他们有关。”

苏轼和林羽对视一眼,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们继续追问,老学究却只是摇头,表示所知有限。

与此同时,张大人也在朝中秘密调查与神秘组织勾结的官员。他发现,几位平日里看似忠诚的大臣,近日行踪诡异,频繁与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接触。张大人深知,这些人很可能就是神秘组织在朝中的内应。

在废弃宅院的地下室里,神秘组织的首领正与几位心腹商议着计划。“那三人居然能从我们的陷阱中逃脱,不过无妨,他们是找不到我们的藏身之处的。”首领冷笑着说道。

“首领,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一位心腹问道。

“继续按计划筹备物资,朝会上,便是我们的时机。那些大臣们已经被我们拿捏得死死的,只要时机一到,他们自会配合。”首领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而在张大人府上,苏轼和林羽还在为寻找线索而绞尽脑汁。突然,林羽想起之前在地下室里,除了文件,还有一个角落里有一些奇怪的粉末,当时他并未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或许这粉末也是一条重要线索。

两人立刻返回废弃宅院,在地下室那个角落仔细搜寻。果然,又发现了一些同样的粉末。苏轼拿起一点粉末,放在鼻尖轻嗅,却没有任何味道。林羽则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拿出一些简单的工具,试图分析这粉末的成分。

经过一番研究,林羽惊讶地发现,这粉末竟然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药物,它可以让人陷入短暂的昏迷,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两人意识到,神秘组织很可能会利用这种药物在朝会上制造混乱。

“看来,他们的计划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周密。”苏轼皱着眉头说道。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他们的物资存放地,销毁这些药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林羽神色凝重地回应。

此时,距离朝会只剩下一天,京城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神秘组织的阴谋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而苏轼和林羽,必须在这最后的时间里,找到破解之法,拯救京城,也拯救昏迷中的苏瑶......

苏轼和林羽深知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仿佛那即将敲响的朝会钟声,正一下下重重地锤在他们的心头。他们决定从废弃宅院周围入手,试图找到神秘组织成员的踪迹,从而顺藤摸瓜找到物资存放地。

两人乔装打扮成普通的市井百姓,苏轼头戴一顶破旧的斗笠,身着粗布麻衣,刻意将衣角扯得有些凌乱,脸上还抹了些灰尘,看上去就像个整日为生计奔波的苦力。林羽则挽起裤脚,手持一根扁担,装成挑夫的模样,两人在废弃宅院附近的街巷中来回穿梭,眼睛像猎鹰一般,密切留意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

清晨的阳光洒在街道上,集市渐渐热闹起来,小贩的叫卖声、行人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苏轼和林羽却无心顾及这些,他们的目光在人群中不断搜寻。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他们一无所获,双腿因为长时间的行走而酸痛不已,肚子也开始咕咕叫起来,但两人都顾不上这些,满心都是即将到来的危机。

就在他们感到有些沮丧的时候,林羽突然发现一个行色匆匆的男子,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警觉,与周围那些悠闲的百姓格格不入。男子脚步急促,手中紧紧握着一个包裹,时不时警惕地环顾四周。

“苏轼,你看那个男人,他的举止很可疑。”林羽压低声音,不动声色地朝男子的方向扬了扬下巴,同时悄悄地跟了上去。

苏轼微微点头,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男子,心中暗自警惕。两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不能跟丢,又不能引起男子的怀疑。男子似乎察觉到了有人跟踪,脚步陡然加快,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