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呆在这里做甚?”
“还不快请?”
“岂能让皇姐久候?”
不过稍许,杨广回神,旋即怒斥。
内侍连忙应声,快步出殿。
片刻之后。
杨婉清携子李烨入内。
杨广打眼一瞧,入目处已是有惊色闪过。
像!
真像!
他纵然日理万机,但对于娶了自家二姐的家伙还是印象很深刻的。
此刻立在殿中泰然自若的少年郎,与昔年他初见那李长雅之时何其相似。
都是那般风度翩翩,不卑不亢。
这就根本不需要怀疑了。
眼前之人定然就是自家二姐寻了十六年的独子,他的外甥。
心下里一肯定,杨广脸上也是不禁露出了亲和笑意,走上前仔细打量着李烨。
“皇姐,这便是朕那失散多年的外甥吧。”
“果真是个玉树临风的美少年。”
“倒是要恭喜皇姐了。”
“母子团圆,真当是这天下第一等的喜事。”
说着。
杨广便对着身边内侍吩咐道。
“传令尚食局,备上酒宴,朕要为皇姐好好庆贺一番。”
这会儿杨广兴致很高。
十六年了,这事情总算是要完结了。
以后他也终于能清净一些了。
......
宴席上。
杨广兴起之时,频频举杯。
因为有杨婉清在的缘故,萧皇后亦是在旁陪坐。
御案下首处。
萧皇后与杨婉清坐在一起说了会儿体己话,却是突然抬头看向李烨,笑问道。
“烨儿,适才听皇姐说你想从军?”
杨广闻言,也是有些好奇。
“从军?”
李烨嘴角含笑,淡然点头。
“是有此事。”
“功名祗向马上取,方是英雄一丈夫。”
“咦~”
杨广惊叹出声。
“此句虽然平平,却有磅礴大志,可有成诗?”
他于诗词一道可谓精通,一言中的。
李烨摇头。
“并无,偶的而已。”
杨广轻吐一口气,微微摇头。
“倒是可惜了。”
“不过你与你母亲刚刚相逢,这从军之志还是先放一放吧。”
“这十六年,你母亲她过得可并不好。”
“还是多陪陪她罢。”
许是家宴的缘故,杨广此时倒像个寻常舅舅一般谆谆教诲。
李烨先是点头,后又摇头。
“多谢皇上提点。”
“不过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
“听闻皇上正征召天下府兵以伐高句丽,烨虽不才,愿为王前驱。”
便宜舅舅杨广说的确实有道理。
毕竟母子刚刚重逢,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多陪陪自家老娘。
不过可惜时间不等人呐。
乱世在即,他手中必须掌握有足够自保的力量。
他需要把握住每一次可以腾飞的机会。
便宜舅舅虽然会连着三次发起征伐高句丽的战争。
但是,毫无疑问。
只有第一次才是最为重要的机会。
因为第二次有楚国公杨玄感叛乱的缘故,不得已中断。
第三次则是高句丽直接投降,征伐之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这般一看,就知道这便宜舅舅第一次征伐高句丽是多么重要的机会。
由于指挥失误,数十万的将士和无数军械甲胄被扔在了辽东。
这可都是好东西。
李烨自然是要想办法谋划得到的。
不消多说。
只要李烨能趁机救下一两万的溃兵,他就能借此立下霸业之基。
李烨心中思绪翻滚,脸上亦是露出坚毅之色。
他心意已决。
听着自家刚认下的外甥竟有这般心思,杨广却是有些生气,当即皱眉斥责道。
“胡闹!”
“你才多大?”
“不过十六的少年郎而已,又如何上得了战场?”
“更何况你可学过兵法?修习过武艺?”
“还是读过《六韬》,识得吴子?”
这般训斥倒不是他和这刚认下的外甥有多深的感情,纯粹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