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沙瑞金:刘叔,您放心,我一定还孙区长一个公道 (1/2)

桃园雅居。

刘老爷子坐在主位的红木沙发上。

沙瑞金和刘省长各坐一边,刘云迪这个小辈,老老实实在旁边烧水沏茶。

几人一番叙旧,先是拉扯了一下上一辈的关系,缅怀了一下革命岁月。

刘老爷子自然而然将话题,转移到了汉东的发展上。

“小金子,我听说,这京州市的市伟书记李达康是个人才,你对这人了解吗?”

沙瑞金端起茶杯的手,微微一愣,赶忙将茶杯放下,坐的板板正正。

“刘叔,您可算问对人了,我来汉东前,专门做了一番功课,对李达康这个人,十分了解。”

听他如此作答,刘文信心里就有数了。

这李达康肯定已经被沙瑞金收入了麾下,否则他不会表现的如此明确。

“那你说说李达康。”

“李达康出身寒门,刚毕业时就在咱们省最贫困的金山县工作,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让金山县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后来又担任了林城市、吕州市的一把手,发展都挺好。

对了,他还是您的后任书记,赵立春同志的秘书。

这个人会干事,能办事,铁面无私。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为官有些霸道专政,对下属过于严苛。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达康是位搞改革,搞经济的猛将。

我对他十分看重,有他在,京州的发展,咱们可以完全放心。”

沙瑞金尽管不明白,为什么刘老爷子会问起李达康,但却知道,这是一个展现自己能力的好机会。

您老看看,这么牛逼的李达康,现在还不是乖乖在我手下干活。

他却不知道,这番褒大于贬的话,让刘文信十分不满。

什么搞经济,搞发展。

他只听到了为官霸道专政,对下属过于严苛,这个评价。

“哦,这么看,李达康还是个能臣?”

沙瑞金心中咯噔一声。

以他敏锐的正直嗅觉,从这句反问中听出了一丝不满的意思。

沙瑞金何其老辣。

能走到今天,不只是靠着一身红色血脉,靠的是善于察言观色的真本事。

“能臣的评价太高了,刘叔抬举李达康了,充其量只能算个功过参半的人物。

毕竟,李达康的身边可是出了不少贪官污吏,他有推脱不了的责任。”

刘文信默默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对了,我听说这李达康手底下,有个区长姓孙,不知道你认不认识?”

沙瑞金神情一愣。

姓孙,区长?

那不就是孙连城吗?

刘老爷子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个人,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沙瑞金偷偷瞥了一眼刘省长和刘云迪,从这两人的眼神中,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不对劲。

很不对劲。

沙瑞金的额头上,开始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突然明白过来,今天这场会面,可能不是那么简单的慰问,叙旧。

刘老爷子先问李达康,再问孙连城,很明显是在抛砖引玉。

他老人家真正的目的,就是孙连成。

想到这儿,沙瑞金的后脊背一阵发凉。

“小金子,你怎么了?这里又没有外人,都是自家人,关起门来随便聊聊,不用紧张。”

刘文信一句话,将他飞速拉回了现实。

沙瑞金抹了一把额头汗水,端起热茶抿了一口。

“刘叔,您说的姓孙的区长,应该是光明区的孙连城,孙区长吧?”

“没错,就是这个人。

我听说他为官正直,两袖清风,在光明区干了二十多年,从没收过别人一分钱,连逢年过节别人送到家里的烟酒,都给推了出去。

这人还时时刻刻将人民群众放在心里,身为区长,每天要亲自接待几十个群众,办公室的垃圾桶都被塞得满满的。

这种好干部,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听到这种夸赞之语,傻子都能明白,这孙连城跟刘老爷子关系不浅。

沙瑞金脸色尴尬,心中暗暗叫苦。

这个孙连城,有这种关系,昨天在信访办怎么不说,但凡他稍微透露一点信息,我都不可能撤他的职。

不过现在想想。

孙连城有这种关系,却藏着掖着,在光明区一干二十年,从无怨言。

李达康连个区伟书记都不给他当,孙连城还能保持初心,不走后门,可见其秉性确实清廉。

“没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23章,沙瑞金:刘叔,您放心,我一定还孙区长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