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光线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李长老,弟子实在不知”沈仪面色难看的望向李慕白。
“太天真了!”
李慕白轻蔑地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加掩饰的嘲讽。
“要知道,在这宗门的深处,恩怨纠葛,可比你我想象的要错综复杂得多。”
“岳冲或许不屑于再对你这个刚入门的弟子动手,但你可曾想过,那些刚入门、想要巴结他的弟子们?他们每一个都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暗中给你下绊子,恨不得让你丑态百出,以彰显自己的实力。”
“更何况,还有那些不惜重金向岳冲购修炼名额的外门弟子,他们之中不乏有背景深厚、天赋异禀之辈。”
“为了能在宗门内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关注,他们会如何看待你这个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
“是敌是友,尚未可知,但他们心中的嫉妒与不甘,足以让他们在暗处对你施以无形的压力,甚至……”
说到这里,李慕白故意拉长了语调,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空白。
回到自己静谧的房间,沈仪身躯缓缓沉入躺椅中,身体虽然得到了休息,但心绪却如潮水般汹涌,反复冲刷着他的心岸。
李慕白刚才那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一粒粒石子,如同平静的心湖中激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息。
沈仪试图从每一个可能的角度寻找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然而,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也照不透厚重的云层,始终无法觅得那一丝光明。
“难道真的要选择低头,向人赔礼道歉,甚至主动放弃那来之不易的名额吗?”这个念头刚一浮现,沈仪不禁自嘲地勾起了嘴角。
一抹苦笑在脸上转瞬即逝。在他的心目中,区区一个岳冲,即便权势滔天,也不过是修行路上的一块绊脚石罢了。
若是因一时的怯懦而退缩,未来的修行之路又该如何继续?那无异于是在自己的心田种下了一颗软弱的种子,任其生根发芽,最终缠绕住前行的脚步。
“若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大不了就暂避锋芒,做一回‘乌龟’。”沈仪在心里默默盘算着,眼中闪过一丝坚决。
他深知,暂时的退让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只要能平安度过这段风波,将修为提升至玄脉境界,那时的自己,应该暂时拥有自保的实力。
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实力才是最坚实的后盾,只要自身足够强大,即便是岳冲,也无法轻易撼动他的地位。
沈仪心中的波澜渐渐平复,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和宁静油然而生,抬手取过了放置在桌子右上方的盒子。
盒子被打开,里面的东西和林师兄说的分毫不差。
正上摆放着两本黑色封面的书籍,左侧的是《一气心经》,其封面上以银线勾勒出云雾缭绕的山峰图案。
右侧则是《玄门初鉴》,书脊上简练地刻印着目录般的条目,透露出书中对于宗门生活细节的指导。
沈仪拿起《一气心经》阅读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放下书籍的沈仪陷入了沉思。
典籍开篇描述了玄脉境的强大与如何踏入玄脉,与沈仪知道的相差不了多少,但在效率和品质上差了不少。
玄脉境被视为武者修行之路的一大分水岭。
这一境界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能赋予武者凝聚十二绝脉的能力,而这些绝脉的强弱,几乎直接映射出武者潜在的实力与未来的成就。
在这十二绝脉之中,也有高下之分,其为:太渊,云川,列缺。
最为人称颂的是“太渊”,其如深渊般浩瀚无垠,一旦被武者彻底贯通全身,不止吸收天气元气更快,施展的玄术更是厉害三分。
稍逊一筹的则是“云川”,虽不及太渊深邃,却也差不到那里去,最多在战力上稍逊一筹,至于“列缺”,位于三者之末。
按照《一气心经》所述,若能潜心修炼,大多数弟子可凝聚出“云门”一脉,虽不至顶尖,亦非等闲。然而,余下的诸多绝脉,则多归于“列缺”。
沈仪,正是修行关键时期的年轻武者,心中却怀揣着难以言喻的忧虑。他所担心的,并非仅仅是未能凝聚出任何一脉太渊之力,而是这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含义。
若是连太渊之脉都无法触及,是否意味着自己在武道上的潜力低于常人?
更何况,眼前这套仅能助人凝聚云门及列缺的凝脉之法,其配套的境界功法恐怕也高明不到哪里,这对于渴望登峰造极的武者而言,无疑是一大打击。
即便未来有朝一日可以选择散去旧功,重新修炼更适合自己的功法,但需要经历更为强大的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沈仪在学府翻阅关于修行典籍中玄脉境界的讲解中看到了不少追求修行之道完美的强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