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章 入京 (1/2)

许姝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时刻重返小李村的。

冯家焦头烂额,也没工夫再使小动作了,里正村长想讨公主府的欢心,自然是不遗余力地抹黑冯家,夸赞公主府的仁德。

且这种事,对他们的管理也有利,那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村里,都没有和公主府打擂台的必要。

而民意如水,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给他们一个缺口,他们就会按照引导而流动。

原本觉得一切皆是被放回良籍的错,如今又觉得没地是冯家的错,而拓荒则是为了他们好。

于是,许姝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无数张渴望的面孔。

许姝哑然。

被抵抗的时候,她总觉得,为什么他们那么愚昧又易被煽动呢?

愚民,果真是愚民啊,为势所驱。

而被顺从的时候,她又想,不是他们愚蠢,而是没人愿意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听。

而她又想到了很多事,她在京中的时候偶尔听说的那些,某地暴民动乱烧杀抢掠、某地百姓只知有豪族大姓,不知朝廷法度……

对这些事,她又有了新的认识。

成长,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

母亲不得不冒着危险回京,让许姝意识到掌握力量的重要。

小李村村民前后两次的态度转变,又让她意识到教化之重。

周克平听说小李村那边开始迈上正轨,已经是几天后的事了。

他并不意外许姝会成功。

有些事,许姝能做,他不能做。

这么些年,维持表面平衡,又一点点修剪豪族们的羽翼,已经让他殚精竭虑了。

而许姝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乱拳打死老师傅,并不是她有多高明,纯粹是拳头够硬。

就像此时的冯家,从上到下都慌乱得不行,甚至都整理了侵吞的田产商铺准备“孝敬”给许姝。

放几个月前,周克平逼上他们家门口要彻查雇仆之死的时候,他们可没这么乖觉。

最后意思意思地放出了几十户佃农,又弃了一个管事,还是因为城阳公主快到了,他们不想影响名声。

“权势,真是灼人啊。”

周叙感慨。

他是见证过他阿爹这些年如何忍耐的,又见证了许姝的一力降十会,很难没有想法。

“不,阿叙,你要记得,一味弄权只会为权所弄。真正能长远的,还是以德服人。”

“郡主殿下此举,固然是依仗权势,但还是因为她有的是正途,自然能得天助。”

“这和天助有什么关系呢?这明明是人力所至。”

父子俩各有看法,却都觉得许姝这事,办得不坏。

而且她也敞亮,并不是一味宣传公主府如何如何仁德,也替县衙正了名。

周克平觉得略有遗憾:

可惜是个女子,且城阳公主竟只此一女。

而此时的许磬也在想:

我只有一个女儿,就算是去争家主,争来又有什么用呢?还是算了吧,做驸马也不错。

于是,裴芃的话,在许磬心里浅浅打了个旋儿,就很快无踪无影了。

回程携带的行李并不多,而且裴芃也想尽早回去看看形势,所以脚程足够快,不出半月,他们就进京了。

皇都已笼罩在一片浓绿之中,隐隐有蝉鸣传来,映衬着沉重的朱红色墙苑都清新了几分。

盛夏了。

裴芃换了更轻薄的衣衫,配着臂钏的上臂在薄纱中若隐若现,莹润的小臂裸露在外,佩戴的三股玉镯在走动间发出玎玲的声响。

她从乘车改为坐辇,正是离京时皇帝赏她的长公主风辇。

虽说在京中权贵们这里,逾制已成为风潮,可自己私下让匠户们做的,和御赐宫坊所做,标识还是有区别的。

因此,裴芃的坐辇一入京,百姓们还迷迷糊糊只以为是某个贵人回京,该知道的人却知道,是裴芃回来了。

裴芃向来不是个爱搅动风雨的人,可她也不是个低调过自己小日子的性子,因此很多人都在观望她的一举一动。

裴芃派人把程翡送回程家,这才回了自己的府邸。

公主府留驻的下人本就担心裴芃他们长住泰州,从而使得他们这些留京的仆从越来越边缘化,听说裴芃要回来,自是没有不尽心的。

早早地,采买的、管理器具的、安排人事的、林林种种,纷纷动了起来。

到门房把门板卸下,引着车队进府安置,裴芃已经舒舒服服地泡进浴汤里,一边被人按摩着头上的穴位,一边听人叙述选后的进展。

很多话,即使是传信,也不方便说那么透彻,裴芃既然回来了,自然是要彻底了解一番好,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