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给我一年,我把控核聚变搞出来 (1/2)

伊诚跟着杨老离开了会议中心。

在路上,他忍不住问道:“杨老,你为什么要帮我?”

杨老微微一笑说道:“你知道你的论文审稿人是谁吗?”

听到杨老的话,伊诚愣了一下,“是您?”

“哈哈,没错,就是我。”杨老爽朗的一笑后继续对伊诚说道:“你也知道我的性格,我就喜欢你这样对核物理抱着热忱,并且还有天赋的年轻人们。很多拿到诺贝尔奖的老头子们,让他们得到诺贝尔奖的成果都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发现的。相比于死气沉沉的老头子们,年轻人更有创造力,也更有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所以我很看好你。”

杨老拍了拍伊诚的肩膀。

他跟着伊诚下来,似乎就是为了对伊诚说这些。

说完后,他用下巴指了指邵云道:“把他送回高能粒子研究中心,然后再人给我带过来。”

伊诚愣了一下:“去哪?”

杨老说道:“来我的核聚变实验基地。”

这个时候,邵云也打开了车门,对伊诚说道。

“伊诚先生,您请上车。”

很快,邵云开车将伊诚送回了高能粒子研究中心。

张庭良教授似乎已经得知了伊诚成为可控核聚变项目副设计师的消息。

“恭喜你,你那篇论文我看了,确实写得很出色。我没想到你在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居然有如此深的造诣。”

张庭良教授向伊诚表示了祝贺。

“感谢教授这些年的栽培,在高能粒子研究中心的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

伊诚向教授鞠躬表示谢意。

前世的时候,张庭良教授和他同是102号避难所的成员。

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上,教授都帮了他很多,值得他这一躬。

不过这一世,伊诚才加入到高能粒子研究中心没有多久。

他们师徒之间还没有很深厚的感情,所以彼此之间说话还是相当的客套。

如果可以,伊诚很想要继续在高能粒子研究中心干下去。

但是现在不可以,他太缺时间了。

四十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

“不需要感谢我,我只是提供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而已。”说着张庭良教授话锋一转,问道:“你现在就准备去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心了吗?”

“杨老让我尽快去报道,不过也没有限制我时间。但我还是想尽快投入到工作。”

“那我就不送你了。我很期待你的工作。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在龙国看到文明的火焰燃烧起的那一刻!我很看好你,伊诚。”

带着张庭良教授的祝福,伊诚回寝室收拾了自己的随身衣物,拖着行李来到了邵云的车上。

“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邵云没有说话,默默地开着车,将伊诚送到了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心的门口。

可控核聚变的实验中心原本是一个海边的小村庄,由于要建造核聚变实验地址,所以整个小村庄的人都拆迁出去了。

选择海边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海水有着大量的氘,靠近海边更容易获得氘。

其次海水能提供大量的冷却水,能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

虽然目前的进度还远没有到可以发电的地步,但是在选址上要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

至于在安全性方面,可控核聚变和裂变反应堆不一样。

可控核聚变进行时,参与反应的聚变物质的质量很小,差不多只有半页A4纸那么重。

它形成的等离子体一旦失去约束,它的温度会快速下降,聚变反应就会很快停止。

因此就算是失控,最多也就是损坏设备,并不会出现裂变反应堆失控时那样融堆爆炸。

但核聚变的设备实在是太贵了,设备损坏一次性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上百亿。

所以核聚变失控也是极其严重的安全事故。

伊诚下车后,看到核工业园区门口,有两个人已经在等着他了。

一个是杨老,而另一个人,穿着一身干练的白衬衫,头发梳成中分头,戴着文质彬彬的眼镜,看上去有些陌生。

在伊诚下车后,中分头男人走上前来握住伊诚的手说道。

“你就是伊诚吧?真的是英雄出少年啊。”

伊诚疑惑地问道:“这位是……”

杨老回答道:“他是龙国科技部部长马建国。”

原来是金主。

在龙国,如果是学校中的项目,那么经费是由教育部批的。

但像杨老这样的工业化项目,经费则是由国家的科技部门批准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9.给我一年,我把控核聚变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