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马克,是目前性能最强的核聚变模型。
人类科学家已经在这个模型上,将核聚变的时间稳定在了1053秒。
甚至在伊诚穿越前,避难所文明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利用托卡马克装置,将核聚变的时间延长到奇迹般的四十二分钟。
但是不管是1053秒,还是四十二分钟。
距离真正的可控核聚变都还远远不够。
因为托卡马克模型,有着一个致命伤。
托卡马克装置的环形螺旋磁笼产生需要等离子体电流。
而托卡马克外磁场与等离子体电流又会产生磁场耦合。
这就是相当于将数以千万计安培的电流运行在一团极不稳定,且在不断发生湍流的导体上。可能会导致等离子体柱扭曲,造成扭曲模、磁面撕裂,磁岛等严重问题。
而众所周知,在一个平衡的力学体系中,只需要一个极小的扰动,就会使得整个系统平衡遭到破坏,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当然,要是能将这个问题解决的话,那么托卡马克的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但现在看来,目前这个问题就像是一个无解的局,也是限制托卡马克路线前进的最大拦路虎。
由于安全性上的问题,近些年来,便有科学家把目光放在了另一条磁约束路线上。
那就是仿星器!
仿星器相比于托卡马克要安全许多。
因为仿星器的构造是一个类似多个莫比乌斯环组成的结构。
它的外部缠绕着导电线圈,通过对外部的线圈通电,形成约束磁场。
由于它的磁笼是直接从外部扭出来的,因此约束装置内的等离子体是不会影响到外部磁场的。
而伊诚所看到的这份文献中,所采用的方案,正是仿星器的改良模型!
“果不其然,仿星器才是最优的方案解。”
在看完整个技术文件后。
虽然还没有经过实验的验证,但是伊诚已经能判断出来了。
眼前的这个模型是正确的。
“原来我们离可控核聚变已经那么近了,就差那最后的临门一脚。”
在得到答案后,伊诚忍不住苦笑起来。
在避难所时代,他们已经无限的接近了可控核聚变。
但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所有的研究都要优先考虑生存,考虑粮食技术。
国家根本不可能像和平年代那样,拨出大量的经费用来进行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进度,只能以一个极其缓慢的速度推进。
甚至他们都没有想到,原来自己已经那么接近最后的结果。
甚至可以说,如果在那场联合国大会后。
人类文明选择了另一条路线,所有科学家一起全力去攻破这个难点的话,或许在十年之内,就能看到可控核聚变的问世。
不过在看完所有的文档后,伊诚心中有一个疑惑。
“系统?”
“请问有什么吩咐?”
“你这份技术报告中提到了常温超导体Geas-X,但技术报告中并没有写这个超导体的制作方式。”
文件中的其他部分,伊诚都已经弄明白了。
包括怎么解决中子辐照所带来的辐照损伤,怎么解决仿星器的运行过程中高水平的古典运输问题。
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常温超导材料,却没有在文件中给出。
这就好像吃饭的时候有肉,有菜,有饭,但是没有筷子!
没筷子,这样完全没办法吃饭啊!
想要约束内部温度高达1亿到2亿摄氏度的等离子流体,需要一个极其强大的磁场。
想要形成如此强大的磁场,最好使用常温超导材料。
这个文件中,用的是一种名为Geas-X的超导线圈。
而这种常温下的超导线圈……呃,别说地球上没有,甚至伊诚前世所在避难所文明,直到太阳氦闪时,这种东西也依然没有出现。
“该技术为可控核聚变的前置技术,需要宿主用积分兑换。本次兑换将耗费100点积分。”
“积分?”
伊诚愣住了。
什么积分,你也妹跟我说要积分啊。
系统解释道。
“当宿主做出选择后,每往自己选择方向多前进一步,每一次技术获得突破时,宿主就可以获得系统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相关的技术,材料,设备等等。宿主所要兑换的常温超导线圈,需要一百积分。是否兑换?(是/否。)”
“我倒是想换,但问题是我根本没有这个积分啊。”伊诚摊开手无奈地表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