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线索 (1/2)

张绍羽独自一人走在回去的路上,外面的天空阴沉沉的,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整个世界仿佛都被笼罩在一片素白之中。雪花一片片地落在他的肩头、脸颊,丝丝凉意透过肌肤渗进心里,可他却像是浑然不觉一般,只是机械地迈着脚步,思绪早已飘到了九霄云外。

他的眉头紧紧地皱着,眼神中满是复杂的神色,有对过往的懊悔,有对当下局势的担忧,更有深深的迷茫。他不禁开始在心里反复问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不顾一切地追查当年那起冤案,到底做的对不对呢?原本只是想着为那无辜蒙冤的一家人讨回公道,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可如今,事情却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脱离自己的掌控了。

局长至今依旧逍遥法外,凭借着手中的权势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仿佛那起冤案和他毫无关联一样。而李恒,虽然已经从警队辞职了,可现在却落得个妻儿被人挟持的悲惨下场,一家人的生活被搅得不得安宁,说到底,这其中也有自己执意追查的缘故啊。每每想到李恒那绝望又痛苦的模样,张绍羽的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让他喘不过气来。

最让他头疼的,还是那伙神秘的白人。他们到底是谁?从哪儿冒出来的?又为什么要掺和到这起冤案当中来呢?他们有着军人般的气质,行事又如此缜密狠辣,显然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可自己对他们却毫无头绪,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根本找不到一丝光亮,不知道该朝着哪个方向去探寻他们的底细,更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他们接下来可能会做出的举动。

张绍羽微微抬起头,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那一片片洁白的雪花在半空中打着旋儿,似乎也在嘲笑着他此刻的迷茫与无助。他心想,自己是不是太莽撞了,就这么不管不顾地一头扎进这趟浑水里,不仅没让真相浮出水面,反而让身边的人都陷入了危险之中。可要是现在放弃,那当年那家人所遭受的冤屈就永远都无法被洗刷干净了,那可怜的小女孩或许就会一直流落在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自己又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呢?

脚下的积雪被他踩得“咯吱咯吱”作响,仿佛是这寂静的世界里唯一的声响,在他耳边不断地回响着,更衬得他此刻的心境无比孤寂。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那寒意直往肺里钻,却也让他混沌的思绪稍微清醒了一些。不管怎么样,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没有回头的道理了,

孤儿院里,四处弥漫着一种静谧又略显陈旧的气息。斑驳的墙壁,略显昏暗的走廊,仿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收留过的一个个故事。李研菲身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打扮得像个干练的记者,正坐在院长办公室里,和院长面对面地交谈着,那氛围看上去就像是两个熟人在随意地聊八卦一般轻松,可聊的内容却紧紧围绕着当年那桩沉甸甸的冤案。

李研菲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声音温和又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对院长说道:“院长啊,您在这儿这么多年了,肯定对当年那事儿记得特别清楚吧。我呀,是个记者,您也知道,做我们这行的,就盼着能抢到一些独家的、有深度的新闻素材呢。这次那案子要翻案了,可我手慢了,没抢到第一手资料,心里那叫一个着急呀。”她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皱起眉头,做出一副懊恼的模样,让人看了很是信服。

院长是个和蔼可亲的长辈,听了李研菲的话,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哎呀,小姑娘,这新闻嘛,哪能每次都抢到最前头呀,不过你这认真劲儿倒是挺让人欣赏的。只是那案子都过去这么久了,你怎么想着从当年那个孩子这儿找突破口呀?”

李研菲身子微微前倾,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赶忙回应道:“院长您想啊,当年那案子轰动一时,大家关注的大多都是案件本身的是非对错,可那孩子作为当事人,她的经历、她后来的去向,这些都是很值得深挖的点呀。要是我能从这方面入手,把这个角度的故事呈现给大众,那肯定能引起不小的反响呢,也算是给这起冤案的翻案报道增添一份不一样的色彩了呀。”

院长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说道:“嗯,你这想法倒是挺独特的,确实啊,那孩子当时也挺可怜的,经历了那么大的变故,在咱们这儿待了一阵子呢。”

李研菲心中一喜,感觉有戏,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接着说道:“是吧,院长。所以我就想着来您这儿碰碰运气,您这儿肯定留存着不少关于那孩子的记忆呀,您要是能跟我讲讲,那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而且呀,我保证,我写出来的报道一定是客观公正的,也是想通过这个报道,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当年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呢。”

院长被李研菲的热情和诚恳打动了,笑着说道:“哈哈,小姑娘,看你这么用心,我也挺乐意跟你讲讲的。那孩子刚来咱们这儿的时候呀,瘦瘦弱弱的,眼睛里满是惊恐和无助,看着就让人心疼啊。”

李研菲一边认真听着,一边拿出本子和笔,快速地记录着院长说的话,时不时还插上一两句追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