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开学演讲 (1/2)

清晨,初阳从地平线缓缓升起,那柔和的光线,如同细丝般轻柔地洒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里,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嫩绿的枝叶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校园里的建筑在初阳的映照下,轮廓逐渐清晰,仿佛从沉睡中慢慢苏醒。

初阳的升起,学校的起床铃响起,学子们开始了新的一天。

常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家深谙于此,不一会儿,学子们纷纷从宿舍前往饭堂,或是干脆直接去往教室,吃些家里带的零食垫垫肚子。

早餐预留给学生们的时间不多,只有30分钟的时间。说来奇怪,一日之计在于晨,可是早餐作为一天的第一餐,时间上为何显得如此仓促,而且大多数人往往都还选择不吃早餐,或是草草解决,像是应付一个任务。

高二的同学们,带着对新一天的期待,也带着新高考选班分班后特有的思索与迷茫,陆陆续续来到操场集合。

校长钟明站在主席台上,望着台下这群年轻的面庞,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新高考政策下的选班分班,给高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局面,而此刻,他有许多话想对同学们说。

“同学们,在这美好的清晨,我们相聚于此,开启新学期的征程。你们看,这初升的太阳,就像你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新高考选班分班后,高二的你们,站在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接下来的学习之路,既充满机遇,也布满挑战。作为学校新上任的校长,以后还望相互关照。”苏校长的声音温和有趣,在在操场上空回荡良久。

“这个校长不错,比之前的好,希望学校的环境有所改善。”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句,但终是传不到钟校长的耳中,毕竟台下已是‘人声鼎沸’。

说来也是奇怪,有时人们只是听人说的一句话,就识得了人的好坏,善恶。

“新高考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模式,实行‘3 1 2’选科,这是为了让你们能依据自身兴趣、学科优势以及未来规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科组合。但选择之后,我们就要面对随之而来的各种情况。有些同学可能在选科时,由于对自我认知不够清晰,或者对学科了解不够深入,导致所选科目并非最理想。还有些同学,选科后会在未来发现学习难度超出预期,开始产生畏难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应对。”

台下的同学们静静聆听,不少人微微点头,似乎在校长的话语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首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大家要明白,选科并非一锤子买卖,但也不能随意更改。所以,现在你们要静下心来,回顾当初选择这些科目的初衷。如果发现自己的选择存在偏差,要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做出最恰当的调整。但如果经过深思熟虑,确认这就是适合自己的组合,那就一定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明确了方向,我们再来谈谈学习方法。高二的知识相较于高一,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提升,新高考又对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学习方法的调整至关重要。”

“对于语文学科,这是一门注重积累和素养的学科。在新高考背景下,阅读和写作的比重愈发重要。大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要广泛阅读各类优秀作品,从经典文学到时事评论,从古代诗词到现代散文。通过阅读,不仅能增加词汇量,提升语感,更能开阔视野,培养深刻的思维能力。同时,写作训练要常态化,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时可以多关注社会热点,积累素材,这样在考场上才能文思泉涌。”

“那么对于数学学科,这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的学科,在新高考下你们需要的是熟练掌握逻辑推理能力,不要记‘死’题,要‘活学活用’,知道知识是如何串联的,解题时才能得心应手。题目是刷不完的,要善于总结知识,掌握客观规律,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成绩。”

“英语学习,听说读写一个都不能少。词汇是基础,大家要每天坚持背诵一定数量的单词,并且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听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多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等,培养英语语感和听力理解能力。阅读要注重技巧,学会快速定位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写作则要注重语法规范、语句通顺和逻辑连贯。此外,新高考可能会更加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大家要大胆开口说英语,创造语言环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再说说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理科科目。它们注重逻辑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物理,从力学、电学、热学到光学,每个板块都相互关联,要学会融会贯通。遇到问题多思考,多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要注重刷题,但不能盲目刷题,要学会总结题型和解题方法,举一反三。”

“政治、历史、地理这三门文科科目,记忆是基础,但绝不是死记硬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