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一声尖锐的铃声骤然响起,教室里的喧闹像是被符咒禁了声。原本嬉笑打闹、沉浸在下课余韵中的同学们,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猛地回过神来,慌慌张张地归位,坐得笔直,眼神里满是好奇与对新学期未知的隐隐不安。
一个身影稳步迈入。他身着一件洗得有些褪色的衬衣,衣角整整齐齐地掖在黑色长裤里,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却难掩其间若隐若现的银丝。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而又不失温和,他,就是这个班的新任数学老师——陈树。
陈树稳步走上讲台,轻轻放下手中的教案,双手撑在讲台上,目光缓缓扫过全班同学,那眼神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心思。教室里安静得连窗外树叶的沙沙声都清晰可闻,所有人都屏气敛息,满心期待地等着这位新老师开口。
“同学们,”陈树终于开了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从今天起,咱们一同踏上高二数学的征程。数学这门学科,绝非那些晦涩难懂、遥不可及的东西,它是生活的挚友,是磨砺思维的磨刀石。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能与它亲密无间。”他微微顿了顿,目光炯炯,仿佛在向我们传递某种坚定的信念。
“先说说我的授课习惯。在课堂上,我绝不会是一个自顾自滔滔不绝的演说家。”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我希望和大家多互动,你们要是有疑惑,马上提出来,千万别把疑问深埋心底,任它生根发芽,长成阻碍你们前进的荆棘。”
“就拿上一届学生来说,”陈树微微眯起眼睛,陷入回忆,“有个学生,一开始对立体几何一窍不通,那些图形在他眼里就像一团乱麻。但他敢于在课堂上提问,我们一起在黑板上比划,在练习本上绘图,一点点剖析。后来,他不但掌握了立体几何,还爱上了这种逻辑推理的过程,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所以,大家千万别害怕犯错,也别羞于开口。”
谈到授课方式,陈树神色变得认真起来:“我不会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直接将课本上的内容生硬地灌输给学生。数学具有灵活性,数形结合是灵活的,代数与图形的巧妙结合来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同时,我也注重通过课上经典的习题训练,帮助你们理解和巩固新知识。”
“我还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他接着说,“大家分组讨论难题,各抒己见。不同的思维相互碰撞,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就像解一道复杂的数列题,有人从通项公式入手,有人从递推关系思考,大家交流之后,就能收获多种解题思路,这可比独自苦思冥想要有效得多。”
“此外,我也非常重视严谨的思维过程。每当我在提问时,都会要求保持安静。因为数学问题需要我们专注于完整的逻辑思考过程,如果中途被打断,可能会打断别人的思路,不利于深入分析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每一种解题方法,提升整体的思维能力。”
接着,陈树说起了教学规划:“这学期,我们先攻克解析几何这个难关。这部分内容,线条与方程相互交织,看似复杂,其实有它内在的规律。我们会从基础的直线与圆开始,逐步深入到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每一步都要走得扎扎实实,每一个概念都要理解得透透彻彻。”
“之后,就是导数的学习。导数是数学中的一把利剑,能帮我们解决很多函数难题,比如求最值、判断单调性。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无穷的乐趣。我们会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让大家熟练掌握这个知识点,初窥高等数学的大门。”
“至于这一学年的目标,”陈树目光坚定,“不仅要让大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要培养大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不是为了一时的分数,而是为了让大家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会伴随你们一生,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社会。”
说完教学规划,陈树话锋一转,开始讲授数学的学习方法:“学数学,首先要重视基础。公式、定理,这些是根基,就像万丈高楼的基石。大家要理解它们的推导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只有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灵活运用。”
“平时,多做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绝不能盲目刷题,每做完一道题,都要反思总结。这道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用了什么方法?自己为什么会出错?是概念不清,还是计算失误?只有不断反思,才能避免重复犯错,做到举一反三。”
“还有,要建立错题本。把自己做错的题目整理上去,分析错误原因,写下正确解法。经常翻阅,这就是你们专属的‘武功秘籍’,能让你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陈树顿了顿,仔细思索了一会儿:“那么你们刚开始学习新的知识点时,肯定会遇到很多错题。那么如何判断题目是否应该被记录下来呢?我认为可以遵循以下标准:这道题中你掌握了70%的知识点,而剩下的30%则停留在模糊理解的状态。这种比例下的题目出现错误时,就应该记录下来,以帮助你们更有效地复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