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 遇劫逃劫 (2/2)

的任务的,既然我已经答应陛下带你随行,还是给先生在队中安排一个位置为好。不知先生心中是否已有计较?”

“这个嘛……事发突然,一时间我也无法立刻答复将军。不知将军此次是去何地公干、所为何事、需时多久?”

“那可就远了,先生早年曾于江南游历,应该知道当初负责该地的抚慰使便是本将吧。这次陛下派本将寻访,自江陵而始、南下桂州、转道豫章、终至丹阳,连岭南道都需顾及,重行当年的路线,少说也要一年半载。不过先生倒是也不必全程跟随,只待陛下传令,本将即刻送先生回到关中。”

“岭南道也要去么……在下粗通一些修车造船之术,就请安排与此相关的位置吧。”

嗯?这还真有些意外,虽说充军降籍是朝廷的判决,但起码在这巡察南方的队伍里还是能捞一个与官吏同等的地位的。而且现在自己又让他进马车密谈,队伍里的人意识里都知道他身份不简单,本来他是可以借机贪个一时荣华,难道说他其实是一个很识分寸的人吗?这和陛下说的也不一样啊?

“你要求的这位置也太低了吧。王先生不仅能识文断字,更是阅览群书、见识广博,怎么也该值上一个录事才对。”

王珏玉当然也想趁机当个官员爽一把,但这半年经历过和几位官大人的交往后感觉到朝堂实在不是自己该待的地方。心中早就有了放弃做官的念头,只是目前还没想清楚以后该怎么办,唯有先低调一些,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慢慢来。

“公爷高抬在下了,小民虽然确实读过不少书,也不敢妄言占居文书要职,还请公爷再考虑考虑。”

“哎唉,王先生不必虚谦。既然你得到了陛下器重,当是有经世大才,靖自是不会小看。不知先生在游历江南时遇何见闻、有何见解,万望不吝相告。”

王珏玉连称呼都改了,对方竟丝毫没有领情,依然是紧逼不舍。李靖话说得客气,神态却透着一股威压,难道这里面还有皇帝的意思在吗?说起来,认知中大唐两位大佬此时的关系大多源于后世的推测,穿越后自己的作为也可能已经产生了莫名的影响,说些中规中矩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见解么,在下是有一些的:人言天下南北分隔数百年,且各地水土不同、风俗各异,民心离散渐大,我看却是不然。人群而居,所求所需皆大差不差,只是受时局影响,区分敌我的标准有别。以前天下分崩离析时各势力间剑拔弩张,人民多以戒备为重。如今海内尽归大唐,只要让百姓认识到乱世已经结束,朝廷对各方一视同仁,民心自然归附。”

“哈哈,说得有理。不过既然你提到了各方势力,那么你对南方的世家又是怎么看啊?”

这个问题让王珏玉的身体微微一抖,军神没有逃过这一点,却是没有点破。李靖虽然觉得这些听起来都是空话,但多少也能看出木匠先生有点境界,来日方长,要了解他倒也不急于一时,现在只静静地等着他开口回答。

“南方的世家……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从家主的传承来说这种区别比较不明显,很容易让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但在之前数百年的乱世中其实已经慢慢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南朝时江东成为了一方朝廷的中心,那里的世家趋于腐化。而岭南地偏,治下百姓多是与番蛮杂居,管理当地的世家就变得有点像部落首领了,可以说,江南和岭南的世家不同之处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唔,说得还挺不错,这人有没有才暂且不论,至少这次外出公干身边能有一个聊得来的人了。

“看看时辰,队伍的其他成员该快要汇合,也是时候继续赶路了。先生惯用的工具物件长孙大人已经派人送了过来,先生之高见,待日后靖再有闲暇时详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