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不是偷懒 (1/2)

将近十月,正是朝廷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节,各地的赋税要上缴中央入库,朝廷也会计算并发放给各级官员的禄米。今年登基时免除了天下一年的赋税徭役,相应的工作减少,理应是会轻松一些才对,但此时李世民却觉得比想像中还要烦闷。

以前还是秦王时被压抑得很痛苦,现在当了皇帝又是另一种心累,越来越怀念以前领兵打仗的时候了,哪像现在,不过是想出去走走而已竟然还遇上有人蹲在城门口拦驾的事。

“孙卿家,朕这次真不是去打猎,而是去便桥视察安置流民的工程。”

看见皇帝穿的是常服,随从也没有带弓箭鹰犬,确实不像是要去打猎的样子,孙伏伽心中这才稍稍安稳,便松开了拉着缰绳的手。

“微臣误解了陛下,还请恕罪。然,陛下龙体关乎天下社稷,为免万一,还是切莫轻忽为好啊。”

“爱卿所说自是良言,但有些事情还是要朕去亲眼看看的。这安置流民之事是朕亲自下达旨意指派给程知节的,他这个人性格粗陋暴躁,朕此次过去也是有再敲打他一番的考量。”

“既是如此,微臣便不再阻拦了。但是,臣还是要借此劝谏一番,陛下于前些日召集武将兵卒在宫中研习骑射的行为实在是太危险了。陛下乃万金之躯,实在不应让带刀着甲之人靠的太近。”

“孙卿家,自古文武分治已成定例,这可不是你该管的。想想那天突厥大军兵临渭水时危不危险?便桥上颉利老贼的刀甲离朕近是不近?难道还不到一个月你就把这些都忘了?卿家言及朕的安危,可这大唐的安危又当如何?自朕四方征战平定各地后突厥对边境的袭扰便越加频繁,然而现在朝中就已经有些人开始认为大唐已有前隋疆土,吵着要裁撤军备了。朕不知卿家是不是其中之一,但还请记住,塞外异族不愿意看到中原王朝强大,他们的心里总是想着要来抢夺我们的人口财物。贼人贪婪之心尚在,让朕如何能放松身心?让百姓如何休养生息?让你,如何在城门外处境安然?”

皇帝的口气十分强硬,简直就是在开怼了,自他登基后好像反问句就用得越来越多,也不知是跟谁学的。不过这些问句孙伏伽不好回答,仗着前几次劝谏都很成功,这次确实有些得寸进尺了。

“既然你刚才已经说了不再阻拦,那现在就把路给朕让开吧。”

说完,也不等孙伏伽回话,李二策马而去。心中不快,催马疾驰,很快就到了渭水边的营地。直到进了营地外接待访客的帐篷里,坐在了主座的椅子上,喝了口带来的菊花茶,这才觉得舒心了一些。

“罪臣程知节拜见陛下。陛下驾到,罪臣没有前去迎接,实在有罪,请陛下责罚。”

“行了行了,快起来吧,你老程是个什么性子朕还不知道。今天来你这里不过就是想偷个清闲,你也放轻松一点,别弄那些虚礼惹朕眼烦。”

“老程明白了。嘿嘿,陛下啊,臣这里有些糕点,不如拿出来给陛下配茶吧。”

“不用,那糕点要真是什么好物你早就献出来了,朕都说了别整那些虚的了,你还装糊涂。快来坐下,朕把给你程家的赏赐带来了,你自己拿去看。”

皇帝从衣袍的袖子中掏出一卷圣旨,也没有叫任何人宣读就递了过去,程咬金接过后立刻展开读了起来,并没有起身跪拜的意思。两人相识虽不过几年,但经过多次沙场生死磨合,已经有了齧臂之交的默契。

“朕知道你们不容易,但是朕也有朕的难处,你之前带着人在长安城里的作为是有功的,但朕无法在明面上奖赏你,这个恩典就分给下面吧。这次的赏赐只是个开头,只要那些窝在你家里的旧部能跳出瓦岗军的小圈子自立,朕以后自然能给他们更多的富贵。你是个聪明人,到底该怎么安排,怎么跟他们说,你自己去决定吧。”

这种结果已经不很错了。瓦岗军的兄弟们都是靠造反起家,从东郡一路颠沛,历经多少艰辛困苦,最终归了大唐。老兄弟们当初不过是为了有口吃的不被饿死才走上险路,但一经卷入乱世的漩涡,就不知有多少人身不由己。翟老大死了,李密死了,单雄信也死了,天下安定后活下来的旧部里也有许多人失去了奋斗的目标,空剩一副皮囊每日浑浑噩噩。在这关中,远离家乡千百里,乡党们聚集到老长官的家中,对于朝廷来说就是个应该尽快拔除的隐患。现在陛下不但没有卸磨杀驴,反倒愿意赏个机会,实在是恩德无量啊。

“陛下放心,这次安置流民时臣都让他们积极参与,如今都找到了适合他们自己的位置。王先生也教给了他们不少能自力更生的活计,只等到再稍微熟练一些,臣就能让他们去过自己的日子了。”

“哦?难道他把瓦岗军的人全都变成木匠了吗?”

“并不是,瓦岗军里河北人多,很多都会打渔撑船,除了一些适合带兵的以外,全都被他带到渭水里去了。说起来这个王珏玉也确实有意思,自从臣帮他雇了第一批工匠的那天起,他经常会拿出新奇的物件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