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章 再受打击 (1/2)

送走了马周,穿越者只觉得有些心累,来到大唐这么久了,还是不习惯和古人聊天,尤其是像目前的马周这样失意中的文人,当时还不如请他吃顿饭来得轻松。当他刚到达赈灾营地,安排好去常何家里田地施肥的人时,就看见一个卫兵领着杜如晦向营帐这边急匆匆地走来。

“杜大人,有些时日不见了,最近可还好?”

“还好,都很好。这几天你有没有在营地里听到什么传言?”

“什么传言?”

“你就说有没有吧。尤其是新渭屯那边的。”

“没有听说过什么啊,虽然我自年节后就没怎么去过新渭屯了,但那里也还是有不少人过来帮忙赈灾的,也没听他们说过什么要紧的事情啊。”

看木匠一脸困惑,应当是说的真话,杜如晦松了一口气,随后便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出了什么事吗?竟能让杜大人如此紧张?确认到我什么都不知道后又会如此高兴?”

官老爷挥挥手让旁人退出帐篷,然后如释重负般地往椅子上一坐,说出了事由。

“就在几天前,在泾州的罗艺矫诏谋反,所幸的是朝廷早有察觉,在经过陛下的秘密布置后,这场叛乱于昨天已经平定了。”

王珏玉大愕,根据自己前世看过的史书中记载,后天才是罗艺举兵的日期,本来还想着靠举报这个再捞一笔功劳呢,事情的发展怎么又和原来的历史不一样了?

“朝廷早就有察觉了?到底是怎么发现的?”

穿越者一时情急口快把自己知道罗艺叛乱的事说露了,好在老杜还处于儿子立功的兴奋状态中,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口误。

“你还记得那天构儿提到过的那个到新渭屯采买农具的工匠头人吗?本官查了一下,发现他买购买农具是打算以此作为制造兵器的材料。在得知此事后陛下立刻遣辅机和敬德在豳州安排下了伏兵,大军以逸待劳,一战得胜。”

“那……可真是太好了。”

“在经过拷问俘虏后发现那罗艺早就有反心,他本想暗中筹谋伺机而动,但因为朝廷在渭水北岸建造卫所的事而决定提前行动。此战辅机使的是新渭屯的兵,且凭借卫所的兵站和暗哨布局,此战得胜说明你提议的在渭水北面建立卫所确实是有用,所以你也是该有一份功劳的。”

“哦?难道杜尚书今日前来是就为了奖赏此事吗?”

“那倒不是。本官近日看了下面交上来的记录,发现营地的库房里最近存进了些与赈灾不相干的物品,我是为这件事而来的。”

王珏玉有些失望,为了给这次关中大雪做准备自己已经把家当全投进去了,现在身无分文,等待赏赐来过活的日子实在难熬。

“那还请杜大人稍候,我这就去拿账本。”

“不必了,还是你带我去看看吧。”

二人向西走出了赈灾营地,沿途目所能及的都是各种木料,从秦岭里采伐的大小树木都被运到了这里进行加工。道路两旁留作建材的堆成小山,干燥的枝桠烧火取暖,其余的都用于制造纸衣。又向西走了许久,终于是来到了存放物资的仓库区域,这里的库房经过事先的考量来设计,灾情过后,所有的房舍都可直接能作为卫所使用。

在向驻守的卫兵表明身份后,木匠就取得了仓库的钥匙,径直打开了距离最近的库房。

“这间存放的是从灾民那里收回来的兽皮和纸衣,兽皮用来制造皮革,纸衣在经过清理干净后会再做成新的纸衣。大人请进来看。”

杜如晦前脚刚迈进门,一团臭气便向他迎面扑来,直熏得他眼前发黑。

“好了好了不用看了,快去下一个仓库吧。”

木匠又打开了下一个临近仓库的门,气味和刚才的酸爽不同,这间里充满了腥骚,和冬日干燥的空气相混合后更是刺鼻。老杜本想直接捏住鼻子,但却放不下士人的身段,就只用袖口遮掩了一下,结果人还没进仓库就差点被放倒,透过泪眼似乎看见了河对面的太奶在向自己招手。

“在下看古书上说牛羊的犄角筋腱和鱼唇鱼眼都可以用作制造弓弦,所以就让屠夫在给冻死的牲畜剥皮时顺便把这些部位保留了下来,然后全都送到这里存放。”

“这个本官已经在上报的记录里知道了,快说些别的吧。”

“……那不知杜大人是否有特别在意的?”

“嗯……昨天营地的录事报告说仓库里进了一批毛笔,这是怎么回事?”

“哦,是竹竿的毛笔吧,大人请随我来,堆放竹制品的地方离这里稍微有些远。”

直走到仓库区的栅栏边,这才瞧见角落空地上堆放着一摞摞的竹筐。竹筐层层叠叠,有近半已经高得歪倒在了一边,其他的有些装满了竹制的物件,里面除了刚才提到的毛笔,另有竹箸、水筒、发钗、如意、甚至还有竹制的蹴鞠。看着这些随意堆放的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