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章 冒险偷跑 (1/2)

大家很忙,李世民自登基后就处于一种神经紧绷、马不停蹄的状态中,由于上位得过于突然,一直一来对各方势力的制衡始终都没有放松。改元贞观就标志着大唐进入了新的时代,虽然明知道所有因果全会落到自己这个皇帝身上,但再不敢懈怠,也实在是没有精力方方面面都顾及到。

另一方面,王先生想出来的方法超出了尉迟宝琳的理解能力,出身将门的尉迟小黑对工匠技艺一无所知,无奈之中也只能硬着头皮打起精神努力。作为尉迟家的长子他有责任维护吴国公府的利益,不过就算有心想要防止祸事的发生带来的亲信也帮不上什么忙,唯有谨小慎微地管理监控着各处工地。

所以,当皇帝和将作监少监知道穿越者又用奇技搞出了一些淫巧时已经是二月初的事了。

“你是说,那个刁民只用了五天就把规划中所有的屋舍建好,然后就开始让劳工建造这些不知道是做要什么的设施了?”

“回陛下,是的。根据吴国公公子交上来的报告所说,早在十天前安置用的民房建好之前,他就一直在隐瞒工程进度,而这些多出来的设施他是以村落中工坊的名目建造的。”

显德殿中,阎立德弯腰低头,尽量不让皇帝看见自己的表情。虽说是陛下指示把这个工程交给王珏玉做,但圣心难测,如果坏了以将作监夺工部之权的计划,自己是绝对逃不掉被推出去顶罪的。

“他是怎么做到五天内建好分散在各处的村落的?”

“他是借着新渭屯开山烧炭的便利收集建材,还把一些南山中的炭窑改成了砖窑,并烧制出了一种新式的青砖,从而更改了建屋的方式。以这种新式砖石作基础,他设计出了一套独特的建筑方法,只要事先将需要的材料聚集到一起,就能快速地进行建造。这才使得工程的速度大幅提升。”

之前好像听玄龄和克明提起过那刁民做事的思路和特点,不过一是他们也不甚了解,自己也是太忙,就没有继续深究。看着阎让从怀中掏出一封奏本,双手端平,举过头顶的样子,李二却是没有了亲自翻阅的心情。

“立德你还是上前来细细为朕解说吧。”

臣子毕恭毕敬地走到御案前,展开折子,指着上面的结构图为皇帝讲解。

“这就是王珏玉烧制出来的新式砖石,是用筛取河泥中的粘土烧制,其形如日字,他将命名其为空心砖。当建房时,先用竹木在平地上打桩,再把砖石上的空洞对准木桩套上去,待涂好泥浆后将下一层的砖石套上去。木桩虽然长短相间参差不齐,但在套上砖石后可再于空洞中插进衔接的竹木。砖石的尺寸契合形制划一,所以能筑成错位有序又终成一体的墙壁。有了木桩在墙体内为骨架就无需等待泥浆干燥,即可以快速建筑高墙,又不用担心墙体歪斜倾倒。”

“用这种方法建造的墙体是否稳固?”

“现在建成的时间还太短,臣不敢断言。但从目前实际检验的结果来看肯定是比土墙耐用的。”

“……那已经建好的房屋先这样放着吧,不过将作监要时常派人过去查看,出了问题就把那刁民抓去重建。”

“遵命。”

喝了口茶,揉了揉太阳穴,李二继续发问。

“他偷建的房舍有多少?”

“每个村落都有三四座,预计建造工场的地方更多。虽然在记录里每一座都有说得过去的由头,但从据吴国公公子的报告来看,他回答这些房屋的用途时表情有些不太自然,应该是有所隐瞒的。”

“尉迟宝林是当面问他的吗?”

“是。不过尉迟公子是出身将门,年龄资历经验尚浅,看不出来事情大小。只说从现场存放的工具来判断,王珏玉的说辞也算还合理。能供判断的情报还是太少,微臣也不敢擅断,请陛下明鉴。”

能看透一个人本该是件可喜之事才对,但李二越了解这个木匠却越是觉得头疼。那刁民虽然性子跳脱,心性却是好的,就是没有想想后果的脑子。

“……那些房舍是要将流民安置到村落的急用,还是允许他继续建造吧。等他把屋舍都建好投入使用后你在来报告一声,到时朕亲自去看看。”

“微尘明白了。”

就在君臣于皇宫谈话的同时,工地的主帐里,穿越者已经完成了将作监委派的工作,现在正准备着偷偷开始建设工坊集落的工作。

“先生,工坊群的选址不是在灞水之畔吗?但在地图上这条河是浐水啊。”

“哦?你能看懂?你还知道这个?”

王珏玉有些惊讶地看着尉迟宝琳,没想到小黑竟能看明白这种画满弯弯曲曲的等高线的地图。

“杜构最近对河道治水的事很上心,已经去都水监实习了,是有次一起吃饭时他告诉我他和先生建设新渭屯时的种种事情时提到过。”

“哦,这样啊。嗐,我就是觉得原来选的地方离子午镇有些远,想着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