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章 探监 (1/2)

走出了囚车之后,木匠大吃了一顿,又大睡了一场,第二天醒来时就被请进了左武卫的地牢里。吃了就睡的日子过了好几天,一直都没人来跟他说明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直到王珏玉都快要觉得这次穿越肯定是要废了,才等来了一个过来探视他的人。

“王先生,别来无恙啊?”

“哟,魏大人!在下可是没想到最先过来看望我的竟然是你呀。”

魏征放下手中的食盒,就在牢房前席地而坐,从盒中拿了出一瓶浊酒,给自己和王珏玉各倒了一杯。

“其他人都还在忙,只有我先抽出了些时间,也是比较方便过来。嗐,你是不知道你这次掀到底起了多大的浪,波及到了多少的人。”

“那魏大人就给草民好好讲讲呗。”

诤臣递酒杯的手一滞,看着木匠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抱怨,但想到他早年经历和自己的相似之处,语气还是软了许多。

“陛下之前下令抓你的时候就该吩咐军士顺便踢你几脚让你长长记性,大家数次三番告诫你无论什么事都要先禀报,若能早听得进心里去,你又何至有今日之祸。”

“哎,我错了我错了,魏大人别生气。好大人,求求你就给草民将这几天发生的事告诉我吧。”

见对方嬉皮笑脸的态度没有半点反省的意思,魏征都有些想扭头走人不管他了,但又想到自己知道了他的那些利国利民的奇技淫巧后确实能够获得皇帝的重用,只得继续递过酒杯和快箸,展开食盒,娓娓向他道来这几天朝中发生的事情。

“就在前天的朝会上,有监察御史向陛下弹劾此次参与赈济雪灾诸公,说他们全都做了滥用公权谋取私利的事情。经查,其中以齐国公长孙无忌涉案最深,以为首犯,虽然因为陛下的宽恕免除了他的死罪,但也被削官夺爵,贬为平民。另外还有次犯程知节判迁郿县,尉迟恭迁华阴,阎立德迁蓝田县。就连房玄龄与杜如晦都因为家中长子参与到赈灾之中而受到了连累,两人的品阶都降了两级,各改中书侍郎和吏部侍郎。而身为平民的你也没能逃脱得掉,最后陛下给你的处罚,是就地充军,划为奴籍。”

“嗯……那魏大人你呢?你的官职有变动吗?”

木匠竟表现得对遭到的处罚没有半分在意,这让魏征有些惊讶,但想到之前他在囚车里面对皇帝时的态度,应该是猜到了什么吧。只是,问自己的官职是什么意思?难道他的计划里还有自己的一份?

“本官的官职算是平调,是到御史台任御史中丞。”

“哦?那现在的御史大夫是谁?之前是否还有其他官位空缺?又都是由谁来填补?”

王珏玉反应平淡,依然是丝毫不在意自身处境的样子,魏征总算是确认到这次没有白来,也就如实把朝廷的人事变动直接告诉给了刚刚获罪的木匠。

“御史大夫目前还无人担任,因贬官产生的空缺也是尚未填补。陛下只是令萧老相公重回朝堂任尚书左仆射,另调韦挺为尚书右丞,王珪为黄门侍郎。”

“就是与魏大人同出前东宫的韦挺和王珪吗?”

“……正是。怎么,你有什么看法吗?”

“嗯,陛下对朝堂的掌控并没有减弱,前景反而更加明朗,已经开始为今后做准备了。虽然现在外界都仅视前东宫的属官为朝廷拉拢人心的摆设,但我知道当今圣上有雄心壮志,是不会如此让贤才埋没的,尚书右丞与黄门侍郎分为两省副手,韦大人和王大人其实是陛下为将来准备的重臣。但比起这两位大人,魏大人,陛下送你入御史台才是最大的倚重,可要好好用心啊。”

“哦?此话怎讲?”

“历史上初有御史台时是主监察百官之责,其权柄甚重,首长御史大夫更是位列三公、位极人臣。然而汉时改称司空后传承至今,司空与御史大夫却皆变成了没有实权的虚职,御史台众官也仅仅剩下风闻奏事能做。如果陛下想要在将来进一步加强对朝廷的掌控,手里有个可以监察百官的部门是很方便的事情,而自古就有成例的御史台便是最佳选择。魏大人以谏议大夫的前职入御史台非常自然,御史中丞虽然按官阶来算品级不高,但只要是御史大夫空缺那你就是主官,待培养出几个刚正直言的干吏之时,便是魏大人连升五级之日。”

“有你说得那么玄吗?想太多了吧。”

“在下真没骗你。这么说吧,御史台拥有实权的象征是不仅可以风闻奏事,还要能有调查办案的职权。大人可向陛下请求引见大理寺的孙伏伽大人和张蕴古大人,对外就说是探讨劝谏君王之言,而如果陛下也允许了你私下里向他们学习审理刑讯的经验,那便能证实在下所言非虚了。”

“本官还是感觉你的话太不现实。”

“哎呀,我的魏大人,你得换位思考啊。已经进入仕途的官人都认为首先要是皇帝贤明之后官员自然忠义,但对于百姓来说皇帝是不可能有过错的,如果朝廷发布的政令有伤民之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