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文压颍川,名动天下! (1/2)

巍峨群山环绕间,古木参天,翠色欲滴。颍川书院,这座屹立千年的文脉圣地,如同沉睡的巨龙,散发着厚重而神秘的气息。青砖黛瓦,飞檐斗拱,处处流淌着岁月的痕迹,仿佛每一块砖石都铭刻着先贤的教诲。书院内,文气浩荡,如同实质般盘旋,令置身其中的人感到心旷神怡,文思泉涌。

平日里,这里是文人墨客求学悟道的清净之地,可今天,却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嘶!那,那是秦尧?真的是他?!”

“我的天!那个百家会盟上舌战群雄,一举成名的妖孽?!”

“传闻他文采惊世,智计如妖,连袁绍那种枭雄都吃瘪了!”

“文道奇才,当世无双!今日竟然亲临我颍川书院!”

议论声如同沸水般炸开,书院内的学子们纷纷放下手中经卷,惊愕地望着缓步走来的年轻身影。

只见那人,剑眉星目,身姿挺拔,一袭青衫如墨,气质如谪仙临尘,浑身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悸的自信与从容。他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目光平静而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胸怀。他正是秦尧!那个在百家会盟上以一人之力压服群雄的旷世奇才!

秦尧步入书院,目光扫过那些古朴的建筑,以及被学子们翻阅得泛黄的典籍,心中亦是涌起一股敬意:“不愧是文脉圣地,果然底蕴深厚,文气冲天!”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的文气浓郁到几乎化为了实质,令他的文心都微微颤动起来。

秦尧的到来,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花,甚至连书院中的隐世大儒也纷纷被惊动。

书院主座大儒,荀悦,亲身出迎,面带和蔼的笑容:“老朽荀悦,见过秦公子。公子文名远播,今日亲临,实乃我颍川书院之幸。”

荀悦乃当世大儒,德高望重,轻易不会出面接待后生晚辈。如今却对秦尧如此客气,足见他对此子有多么看重。

“荀老先生客气了,晚辈秦尧,慕名而来,不敢当此盛赞。”秦尧拱手回礼,不卑不亢,气度从容。

宴席之上,美酒佳肴,山珍海味,但秦尧却并未贪恋口腹之欲,反而与荀悦开始了一场深度的思想碰撞。

“公子文采斐然,想必对当今天下局势亦有高见?”荀悦看似随意地问道,实则是在暗中试探秦尧的胸襟与见识。

秦尧微微一笑,举杯饮尽杯中酒,语气铿锵有力:“乱世之象,阴阳失调。文武如龙,缺一不可!欲平定天下,首在安抚人心,凝聚力量。以文养民心,以武震宵小。非此,不可得太平!”

此言一出,犹如惊雷炸响,震撼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神。荀悦眼眸深处精光一闪,抚须长笑:“公子所言,老朽深以为然!乱世之中,能有此番见识者,屈指可数。秦公子,或许真乃我大汉之希望啊!”

宴席过后,秦尧被书院学子们团团围住,纷纷请求指点。这些学子,个个都是饱读诗书之辈,可是在秦尧面前,却仿佛化为了小学生,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秦尧来者不拒,耐心解答,从经史子集到诸子百家,无不信手拈来,深入浅出。他如同一个移动的藏书阁,将自己腹中的学问倾囊相授,令在场的学子们如痴如醉。

“秦公子,传闻您在百家会盟上力挫群雄,不知可否与我等一试高低?”一个年轻气盛的学子忍不住出言挑战,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服。

秦尧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切磋论道,本为学问之乐。既然如此,那便来吧!”

一时间,书院广场成了文道的战场。学子们纷纷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但都被秦尧一一化解,甚至还能反驳得他们哑口无言。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思维敏捷,口若悬河,将自己的学识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如同一个站在巅峰的巨人,俯瞰着脚下的芸芸众生,文采惊世,令在场所有人都叹为观止!

“此子,当真是文曲星下凡啊!!”荀悦望着侃侃而谈的秦尧,眼中充满了震惊,他从未见过如此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秦尧在颍川书院的表现,如同一阵飓风,迅速席卷了整个天下。他的名字,再次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文道魁首!乱世之光!秦尧之名,当真是名不虚传!”

“听说他一人舌战整个颍川书院,让那些自诩才高八斗的学子们都无地自容!”

“这等人物,若能辅佐明主,定能结束这乱世纷争!”

无数士子闻风而动,纷纷赶往颍川,只为一睹秦尧的风采,甚至有些人更是当场表示,要追随秦尧,建功立业。

与此同时,朝廷和各方诸侯也注意到了秦尧的存在。

洛阳皇宫内,刘宏听闻秦尧之名,感叹道:“此子胸怀大志,文武双全,真乃大汉之栋梁也!”

冀州,袁绍府邸内,袁绍听着手下的汇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