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荀彧试才,绝世谋主锋芒初绽 (1/1)

颍川书院,藏书阁深处,古朴而威严,仿佛蕴藏着千年文脉。阳光如金色的利剑,穿透雕花窗棂,洒在荀彧那修长的身影之上。他手中紧握一封信笺,来自那位被誉为“鬼才”的挚友郭嘉,信上的字迹如龙蛇飞舞,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

“秦尧!文道魁首,谋略通天,胸怀苍生,乱世难寻之旷世奇才!彧兄,若能得此人辅佐,文道兴盛,指日可待!”郭嘉字字如雷霆,震得荀彧心头一颤。

“奉孝竟如此推崇此人,看来这秦尧,绝非池中之物!”荀彧目光深邃,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乱世中冉冉升起的文道之星。“乱世将至,群雄逐鹿,文道式微,若能得此麒麟子,必可扭转乾坤!”

荀彧一念至此,便决意亲自试探秦尧。他书信一封,言辞恳切,邀请秦尧至颍川书院一会。书院正堂,檀香袅袅,气氛肃穆。荀彧身着一袭月白色儒袍,长身玉立,气度不凡,如同谪仙降临。而秦尧,则是一袭青衫,面容俊逸,气宇轩昂,双眸如星辰般璀璨。

“秦公子,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真气度不凡!”荀彧嘴角微翘,目光锐利如剑。“乱世之中,文可安邦定国,武可开疆拓土。然,若文武相悖,民心尽失,公子可有解法?”

秦尧淡然一笑,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文为骨,武为翼!若二者相悖,当先安民心,再定乾坤!安民心者,以德服人,以义化之;定乾坤者,以铁血手段,镇压宵小!文武相辅,方可拨乱反正,重塑盛世!”他声音不大,却如黄钟大吕,震人心魄。

荀彧眼中精光一闪,暗道:“果然不凡!此子见解,一针见血!”他继续问道:“若当今天下,朝堂动荡,皇权不稳,地方割据,公子有何良策,可稳固这摇摇欲坠的江山?”

秦尧神色不变,霸气侧漏道:“内修政纲,严惩贪腐,广纳贤才;外兴兵戈,扫荡贼寇,镇压宵小!四海归心,必先肃清内患;内外并治,方可一统天下!”他声音如刀,铿锵有力,带着一股君临天下的威严。

荀彧为进一步考验秦尧,设下文道比试,考题涉及治国、治军、安民,每一道都足以令人头疼。

治国之问:“当今天下,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公子以为,以何为根基,可令天下重归太平?”

秦尧目光如炬,声音洪亮道:“民为国之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政者,当以民为先!先治吏,后安民,重典治吏,则贪腐尽除;休养生息,则百姓归心!此为治国之根本!”

治军之策:“若敌军势大,我军兵微,且粮草匮乏,公子当如何破敌?”

秦尧双眸精光爆射,如同绝世战神降临:“兵少则精,粮少则奇!集中优势兵力,以迅雷之势,奇袭敌军粮道,断其命脉,再以精锐之师,一战定乾坤!此乃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之绝妙战法!”

外交之道:“若有异族来犯,而我朝内忧外患,公子将如何应对?”

秦尧嘴角微扬,霸气凛然道:“以礼相待,以威慑之!先安内,再攘外,内外兼修,方为上策!对内,安抚百姓,整顿吏治;对外,展示国威,震慑宵小,方可长治久安!”

每一道考题,秦尧都对答如流,如行云流水般,展现出其惊世骇俗的谋略和才华。荀彧看在眼里,心中赞叹不已,仿佛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比试结束,荀彧看着眼前的秦尧,眼中满是赞赏,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道:“秦公子,真乃天人也!文可治国,武可安邦,此等旷世之才,实乃我大汉之幸!”

秦尧嘴角微扬,谦虚一笑:“先生过奖,尧不过是略懂皮毛,愿为天下苍生,献上绵薄之力。”

荀彧听闻此言,心中更加敬佩,他坚定道:“公子胸怀天下,与我颍川书院之志,不谋而合!自今日起,颍川书院,愿为公子之臂膀,助公子文道昌盛,一统天下!”

夕阳西下,落霞满天,荀彧亲自送秦尧至书院门口。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却吹不散二人心中的豪情壮志。荀彧声音洪亮,掷地有声道:“秦公子,颍川书院,将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坎坷,我等定与公子并肩作战,共创盛世!”

秦尧拱手,目光坚定,声音如雷鸣般响彻天际:“有先生与书院相助,尧定不负众望,必将文道之光,洒遍九州,照耀万世!”

从此,秦尧之名,再次传遍天下,而颍川书院,也因全力支持秦尧,成为文道复兴的圣地。乱世中的文道之光,开始绽放出璀璨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时代的未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