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百家抢夺乱世的话语权
乱世初起,各大势力为了在未来的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纷纷派遣代表前往百家会盟。这场盛会被安排在一处山水相间、隐秘幽静的谷地,由名门墨家主办。
会盟尚未开始,谷地外便已人声鼎沸,数十个家族的旗帜随风招展,武道强者与文道高手云集。秦尧身着简朴衣袍,低调地混在人群中。他抬眼望去,便见到魏家、赵家等顶尖家族的代表人物已然到场。每一个家族的代表都被簇拥着入场,神色间透出几分骄傲与戒备。
会盟开始之际,墨家长老站在高台上,宣布本次会盟的主要议题:“如何在乱世中制定新规则,以平衡各家利益,对抗外部威胁。”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家代表在短暂沉默后,开始热烈讨论,甚至隐隐显现出争夺话语权的火药味。
为了展示各家的智慧与力量,会盟安排了一场文道比试,以“如何终结乱世”为题,各家弟子轮番上场,通过才智博弈一较高下。
曹操第一个上台,他缓缓扫视全场,语气沉稳却充满压迫感。他冷冷说道:“乱世的根源在于人心叵测。唯有通过集中权力,才能迅速平定乱局。”他的发言严密,掷地有声,然而刘备不甘示弱,立即反驳道:“曹兄此言差矣,若以暴制暴,虽能平乱一时,却无法真正让百姓安居乐业。仁德才是治乱之本!”
曹操目光一冷,反唇相讥:“仁德?战乱四起之时,仁德不过是纸上谈兵,刘玄德你莫非要让天下因空谈而延续苦难?”
刘备不动声色,回答道:“若无人坚守仁道,天下即使平定,也是千疮百孔的残破之地!”
台下的观众因两人的唇枪舌剑而激动低语,空气中的火药味愈发浓烈。
袁绍大步登台,他的声音浑厚有力:“曹操,刘备,你们的论调都太极端。只有恢复贵族的礼法传统,才是真正安定天下的根本之道!”台下一片骚动,袁绍眉头一皱继续道:“贵族礼法是千百年延续下来的规矩,正是这种秩序维系了和平。”
袁术站了起来,冷笑一声道:“大哥,礼法这东西,不过是你们袁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借口罢了。别忘了,你我同为袁家后代,然而你贵为庶子,我却因嫡出更有资格掌控家业,这就是你的礼法传统?”
袁绍脸色铁青,反驳道:“礼法存在的意义,是规范人伦,不是私怨的借口。袁术,你仗着嫡子的身份轻视他人,又怎能让天下信服?”
张角此时站起,目光灼灼:“你们争得天翻地覆,却不知乱世是天意的警示!唯有顺天而行,才是唯一的道路!”他的言辞夹杂着狂热,引发了一部分听众的共鸣,但更多的人露出了质疑的神色。
秦尧缓步登台,目光如炬。他环顾四周,语气平缓却透着力量:“诸位的发言虽各有道理,却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天下大势,既不是单靠武力、仁德或礼法便能解决,也不能依赖所谓的天命。”
他转向曹操和刘备:“武力固然重要,但如玄德所言,仁德才能长久。然而曹兄,你的铁血之道若无约束,恐怕只会引发更大的灾难。”随后看向袁绍和袁术:“资源与礼法皆不可偏废。袁绍,礼法的确重要,但若如袁术所言,变成维护权力的工具,便是本末倒置。”
最后,他定睛张角:“天命可以引导,但不可盲从。张角,你的天命论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是仅仅是煽动人心的工具?”
秦尧的总结掷地有声,不仅逐一驳斥了其他人的偏颇之处,还提出了“秩序、信仰、武力”三位一体的治世之道。这一番发言,既展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令在场众人对他刮目相看。
台下的讨论愈发热烈,而场上的几位主角表情各异,曹操微微眯起眼睛,似在揣摩他的意图;袁绍与袁术都沉思不语,张角则冷笑不语,目中闪过一丝寒意;刘备则露出钦佩的神色。文道比试的紧张气氛已然达到顶点。
文道比试结束后,武道比试正式开始,采取两两对决的淘汰制,直到决出最终胜者。
第一轮比试
吕布vs武安国:吕布以强悍的力量与“方天画戟横扫千军”的绝技,将武安国击退,展现无与伦比的压倒性实力。
孙坚vs许褚:孙坚凭借“江东猛虎斩”的凌厉刀法,多次化解许褚的巨力冲击,最终以速度与技巧略胜一筹。
赵云vs典韦:赵云的“七探蛇盘枪”在战斗中屡屡化解典韦的双戟猛攻,最终以一记巧妙的枪法取胜。
甘宁vs张辽:甘宁的“百步飞刀”精准迅猛,成功压制了张辽的连环快攻,取得胜利。
半决赛
吕布vs孙坚:吕布凭借“无双霸道势”完全压制了孙坚的刀法,在场下引起一片惊叹,以无可匹敌的姿态胜出。
赵云vs甘宁:赵云展现出“龙胆回旋枪”的灵活与迅猛,多次以闪电般的动作化解甘宁的飞刀攻势,并在关键时刻使用绝技“百鸟朝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